毕美晨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高校的思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经常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密切联系的。在新社会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需要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综合型人才,这也决定着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趋势的必要性。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理,既能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又能强调教师的管理职能,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学生管理;有效融合;措施探讨
引言
社会的发展,将高校学生的自身素养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就现阶段而言,高校思政工作内容涉及越发宽泛,甚至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深造、工作等问题。学生管理工作难度也在逐步提升,为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需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势在必行,也是未来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弥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足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服务主体相同
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是高校日常重要工作,直接体现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管理主要内容是思想引领、党团建设、创业就业、心理健康等,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二者服务主体都是学生,目标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交集,可以将二者协同管理,一是避免人力资源内耗,二是提升管理与教育的时效性。
(二)能够结合课程思政形塑学生的职业观
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形塑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各高校为大学生开设的就业课程中,无不以生动的案例解析个体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努力使大学生群体明确当下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在这里的作用还在于通过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双管齐下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形塑学生的职业观。此时,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范围也就得以拓宽,包括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都应成为形塑学生职业观的主体力量。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现状
(一)教育管理衔接不紧密
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是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教育关系。随着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整合,难以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优势,严重影响了综合教育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衔接高校思政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根据高校教学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学生管理人工作模式,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引入新思维、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促进思政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良性发展。
(二)在日常管理中部分学生的“身份意识”较为严重
这里所谓的“身份”是以大学生的经济实力为标准的经济身份,以及部分大学生对这种客观的经济身份所形成的主观反映。在对样本大学生群体进行调研时发现,班级中经济实力强的学生对经济实力弱的学生存有排斥感,而经济实力弱的学生面对自己的经济身份存有自卑感,并可能演变为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观。
显然,大学生的经济身份主要是由他们的家庭赋予,这种“寄生性”的经济身份会严重侵蚀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乃至职业观。
三、高校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措施
(一)正确认识关系,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
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负担着学校向社会输送全面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学习愿望不强,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学习。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千辛万苦结束了高中之前的应试填鸭教育,他们渴望解放天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一味地逼迫学生进行思政内容学习和强硬的管理方式,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和管理内容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要灵活变通。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管理工作是思政教育的实践与具体化。学生是高校生活的主体,因此不论是思政教育还是管理工作,最终目的都应该是提升学生的素质。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能促进学生品质的思政教育类活动讲座,培养学生的公益与奉献精神,通过既教育又管理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奉献思想带来的意义,促进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发挥移动特色,提高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整合的时效性
首先,强化网络管理职责的精准定位。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要设置信息管理团队,以对媒体资源进行调控,进而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数字化建设,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高校内的媒体资源管理者要加强公众号资源的开发,并在开发的不同阶段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从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差异性、从信息管理水平、从反馈意见、从技能拓展等角度入手,对学生管理进行多方位指导,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加强校内新媒体的运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要以科技手段为依托对校内媒体资源进行建设和维护,整理和更新,加强校内媒体的运行效率。学生管理者要在媒体平台窗口进行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整合的推广,通过媒体平台发布重要信息要与学校的基本口径一致,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要采用多样化的办法
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融合上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整体发展作用,要让学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配合以及对思政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效率,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提高思政觉悟水平,就可以全面的提高自身,并且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自己的行为模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从而进一步使得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科学化。并且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有一定的提高的话,那么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会好很多,也能够遵守高校的管理条例。
(四)围绕学生管理工作为重点,打造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要转变理念思想,从行为管理向思想引导层面转变,通过思想约束学生们的行为。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共鸣,找寻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完成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方向的进化升级。高校也可以通过建立协调创新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动。
结束语
我国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变,社会的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受到国家很大的重视,并且现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培养一支具有高度理论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很重要的,因此,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更好地跟上社会主义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何美平.试析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才智,2019(35):55.
[2]王舒.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整合之策略研究[J].才智,2019(34):95.
[3]彭青松.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农家参谋,2019(15):214.
[4]王博.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思考[J].智库时代,2019(32):86-87.
[5]雷元媛.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19(12):19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