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祖
在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 256600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保护。虽然土地整治工作不断推进,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必须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不断探索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从而加快我国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发展速度,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对土地进行整治,应进行全面的规划,并做好相关的研究调查工作。在准确的调查基础上,对土地的内部结构全面进行探究、摸索,把土地的用途进行分类[1]。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政策法规,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这项治理工作的重心一定要将土地的使用效益为中心,将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土地有效治理工作在全国实施范围不断扩大。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土地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保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对土地资源的平均需求量非常大。进行土地治理,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因此,在对土地治理的时候,必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土地治理协调有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土地使用质量。
1土地治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1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意识缺失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晚,仅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土地整治工作上还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近百年,无论是土地整治理论还是经验都更加丰富而成熟,我国与这些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
1.2土地整治不全面不规范
土地治理是一个有序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浩大工程。土地治理是指对特定的某一区域进行整体的治理,主要治理的原因是要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加以协调,互相促进,以科学合理的构建,促进区域的土地利用率。国家进行大规模土地治理,是先经过严谨的调查和规划,在没有进行调查之前,是不可能进行科学的分析的,也不可能会有值得信服的可行性。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治理完全没有考虑到当地土地的实际情况,在土地治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这样的土地治理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土地治理的过程必须规范化、标准化。当前,我国土地治理的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没有规划,也不可能建立有序的、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土地治理。这样的土地治理肯定不会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
1.3不合理的土地整治减少了生物与景观多样性
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发现,土地进行整治往往需要对灌溉排水设备进行建造,还要修建农村道路。这些措施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会直接影响各种生物栖息地,使其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土地整理地区中整体生态系统结构,进而使生物多样性降低,打破土地生态平衡。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加可支配土地面积,使耕地面积或通行面积增多。因此,在整治过程中,很多本是弯曲状态的沟道都被修复整理成顺直的道路。一些地区在输水及排水沟道中应用了混凝土,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沟道稳定性,但也直接影响了生物栖息面积,减少了绿化面积,对景观多样性极为不利。
2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对策
2.1健全生态立法,强化生态管理意识
要进一步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应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内容,并在《土地整理法》中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法律强化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生态建设管理的意识。
2.2健全规划体系,提高生态建设操作性
为了使土地整治中的生态建设能够顺利发展,必须不断健全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规划体系。要站在生态建设的角度,深入检验土地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以及技术等,要在土地整治工作当中,把生态建设当作关键性的方向,无论是在技术、人员还是工作方法方面,都应尽可能地增强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土地整治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宏观的生态网络规划,并以城市、农村、湖泊等建立起独立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规划与设计工作。要增加对土地整治工作宏观生态网络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系统、可靠的综合整治体系。同时,还要针对土地整治的生态建设开展精细化管理。
2.3将土地生态规划并入土地专项治理
土地的生态发展与土地的专项治理密不可分。在土地治理当中,要关多关注于土地生态的长远规划。对于土地的治理和规划,应该具有宏观调控性,主要是需要把土地治理分区分片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更好地从宏观上进行土地长远的开发工作,使土地的资源最终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的专项工作应该符合政策性文件和精神。因此,对土地的专项治理计划必须要考虑到土地长远发展,必须要符合生态学、环境学相关理念,从而对土地治理加以综合构建与规划。只有通过土地治理开发以及生态保护理论,才能明确土地治理的方向。
2.4保护生物及景观的多样性
为有效实现对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的保护,科学实施土地整治,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政府要提高对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的重视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改善并优化生物及景观保护机制,最大程度维持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现阶段,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生物及景观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法律。在部分条例执行时,由于各部门间权责交叉,很容易出现各种限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加大立法力度,严格执法。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整治规划未能建立针对环境评价标准的相关准则。整治过程中,很多地区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再次,在实施土地整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规划设计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生态环境设计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的生态保护作用。
2.5加快土地整治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土地生态整治的工作需求,就需要加快对土地整治的先进材料、技术及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提高土地整治工作的效果。首先,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对生态化高科技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形成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其次,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此研制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先进工程技术成果;最后,对土地整治方面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从而满足土地整治工作对人才的需要。
3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态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我国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要想促进土地整治的生态建设,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生态建设意识,并积极引入、创新生态建设技术,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土地整治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更符合我国土地整治目标的生态建设模式,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德洛.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探讨[J].江西建材,2014(13):29-30.
[2]田金伟,李思杰,王鑫.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及安全调控机制[J].智能城市,2017,3(6):162.
[3]牛毓君.浅谈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6(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