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废水氨氮异常问题研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5期   作者:伍旺锋
[导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废水A/O生化处理工艺中氨氮异常升高的问题,
        伍旺锋
        42118219841107****
        上海 20130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废水A/O生化处理工艺中氨氮异常升高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解决思路、小试验证、现场方案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从小试及实际结果来看,硝化除氨氮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补充足量碳源,更有利于氨氮的去除。
        关键词:废水;生化处理;硝化除氨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blem of abnormally high ammonia nitrogen in a wastewater A/O biochemic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conducts a series of processes such as cause analysis, solution ideas, pilot verification, on-sit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etc., from pilot and actual as a result, in the process of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by nitrification,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supplementing sufficient carbon sourc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Keywords: wastewater; biochemical treatment; nitrification and ammonia removal
        1 问题背景
        废水生化处理中,常采用缺氧/好氧法(ANO)工艺来去除废水中的BOD5和总氮,该工艺BOD5去除率可达到90%~95%,TN去除率可达到60%~85%,可使生化二沉池出水CODcr、氨氮排放达标,正常CODcr≤300mg/L,氨氮≤20mg/L。生化废水碳化过程较为稳定,而硝化过程则较为敏感,当好氧池氨氮无法正常去除时,通常是硝化过程出现问题,硝化作为脱氮过程的重要反应,直接影响脱氮的效果。
        下图为某废水站曝气池出水氨氮变化趋势图:
        图1(生化出水氨氮数据变化趋势)
        
        生物脱氮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节选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实践第四版(上册))
        (1)温度,生物硝化反应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反硝化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40℃;
        (2)溶解氧,生物硝化反应器内宜保持溶解氧质量浓度在2.0mg/L以上,生物反硝化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一般控制在小于0.5mg/L;
        (3)PH,PH在7.0~8.1时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活性最好。由于硝化反应需要消耗碱度,硝化设施中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以碳酸钙计);
        (4)碳氮比,脱氮工艺的污水BOD5与总凯氏氮之比宜大于4;
        (5)泥龄,生物脱氮过程泥龄宜为12~25d;
        (6)有毒物质,对硝化菌有抑制作用的有毒物质有Zn、Cu、Hg、Cr、Ni、Pb、CN-、HCN等。
        2 原因分析
        针对O池出水氨氮浓度在半月内从1mg/L左右,逐渐上升至近40mg/L。通过对各种分析指标进行跟踪排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曝气池水温在35℃~38℃之间;溶解氧在2mg/L~4mg/L左右;生化出水总碱度约700mg/L(以碳酸钙计);进水日均COD约1800mg/L,氨氮约25mg/L,碳氮比足够;生化池污泥浓度约3000mg/L;分析重金属数据,均远低于毒害作用限值。
        3 小试原理
        推断进入曝气池水COD不足或总磷不足,导致氨氮无法有效去除,通过向固定容量加入一定量曝气池混合液,再补充碳源及磷源,经曝气后,分析氨氮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为碳源或磷源不足引起的氨氮异常。
        4 小试内容:取曝气池末端段混合液分别放入2组2L量筒中,向其中1只量筒中加入COD1200mg/L的量,另1只量筒中加入COD1200mg/L和总磷3mg/L的量,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曝气后的PH、CODcr、氨氮、总磷数据,分析氨氮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下降主要原因。
        5 结果与讨论
        5.1 第一次实验小试
项目    1#    2#
    2L量筒中加入约1200mg/L的碳源    2L量筒中加入约1200mg/L的碳源+3mg/L的磷源

        表2:第二次实验小试COD和氨氮的变化
        分别向4个量筒中,加入300mg/L、600 mg/L、900 mg/L、1200 mg/L 的COD碳源,只有300mg/L的量筒在曝气23h后的氨氮仍超过10mg/L,而600、900、1200mg/L的COD均在曝气8h后,氨氮均下降至5mg/L内,说明没有足够碳源,只是延长曝气时间,无法正常完成硝化,使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5.3 现场曝气池实测验证
项目    1#曝气池    2#曝气池
    投加600mg/L的碳源    投加600mg/L的碳源

        表4:连续投加碳源后,COD和氨氮的变化
        经过一次投加碳源,氨氮降低至25mg/L左右,为避免曝气池内COD负荷瞬间大幅上升,采用了连续向曝气池前端滴加碳源(投加量为曝气池每小时整体浓度提高20mg/L),72小时氨氮降低至5mg/L以内。
        6 硝化除氨氮机理
        硝化反应:氨态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进一步被分解、氧化。这一反应,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是氨(氨态氮)(NH4+)转化为亚硝酸氮,其反应式为:
        NH4++3/2O2  →NO2 -+H2O+2H+-ΔF(ΔF=278.42KJ)
        继之,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菌,期反应式为:
        NO2-+1/2O2→NO3--ΔF(ΔF=72.27KJ)
        硝化反应总反应式为:
        NH4++2O2→NO3-+H2O+2H+-ΔF(ΔF=351KJ)
        7 结论
        实际AO硝化除氨氮过程中,除保持硝化反应过程中常规的6项指标外,适量向好氧段补加碳源,对氨氮的去除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