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婷
贵州遵义市第六中学 563000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教学的主要学科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对学生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性质和知识特点决定其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的传播与渗透,但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十分稀少的,可见传统文化的渗透成果并不乐观。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和方法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各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达到丰富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与文化精神、发扬传统文化等目的,同时语文对于人类来说还是用来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对人们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承载发扬传统文化任务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教学意义进行一定的明确,通过教学这一传播途径对语文课本知识和内容进行传授,从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推移下留下的一些思想艺术与文化瑰宝,其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特色和重大的研究与传承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精神层次得到丰富的同时推动着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当前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语文学科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而在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改革下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更是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与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各方面的理解与观念还不成熟,而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素养与精神品格的培养与构建是极其重要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育是否健康顺利。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以及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更加丰富,这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善、三观得到正确树立,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从陶冶情操意义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叛逆心理、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可以使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以及道德观念品质的熏陶下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逐步得到意志的培养、品质的树立以及心灵的有效净化。例如,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时,通过教师对文章内容含义的指导和教学以及学生自身的阅读与对其的认识理解,可以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其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教学这一途径使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更好的呈现,学生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思维的丰富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其需要对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有足够的认知,通过对教材教学的理解以及实际教学操作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教学职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下体会到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而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这一意义来看,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是必修课程的学科,其学习效果以及期末评价成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自身学习水平的高低,对于学校所呈现的整体水平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就语文学科教学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来说,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对文言文的学习。然而由于文言文学习难度较高,阅读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学生对其的学习和理解比较复杂,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正因为其学习难度使学生的耐心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文化知识可以得到一定的积累。传统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
2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1全面深入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要想得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教学课堂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通过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展示来吸引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语文题目的答案在许多时候都不是统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潜力和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增强传统文化知识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断的文化渗透下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渗透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丰富,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有更高的领悟和更加独特的看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来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氛围的打造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对初中语文教学也同样不例外。通过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内涵组织一些相关的德育活动,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下得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兴趣的提高。例如,基于一些传统文化的道德品格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组织相关的班会、活动或者演讲,使学生在活动氛围的推动下对传统文化有更高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的进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精神的探索。
2.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强调各种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认识,在这些要求下学生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以此更好的进行对文化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有更深刻的体会,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来体会作品独特的感染力、所要表达的观念内涵以及作者所具有的坚韧品格,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渗透。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语文学科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以及丰富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保障的同时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更多的进行对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教学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