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6期   作者:肖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肖芳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备个性化的学习能力越发明显,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也要求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目的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习变得更自主。所以,针对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更应该重视微写作在语文中的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写作;高中语文
        引言
        微,在本文中我选取“少,精深、精妙,”的义项。
        微写作,即字数少,约200字左右;需时短,约十分钟左右。就其自身的特点,能快速实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及时落实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针对写作的积累好处明显,微写作这种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实现了自由化和碎片化。学生在阅读时,能随时将自己的所思呈现出来,养成习惯后更能够体会文章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学习和写作能力。根据实际教学可以看出,微写作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环节,还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促进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微写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利用,从而给学生养成随时写作的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微写作进入高中语文课——“积”
        高中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初中要高,除了要求学生本身要主动学习之外,还要求学生要有更高的自我鉴赏能力,那么怎样来体现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就需要查阅学生的学习笔记,学习笔记中最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就是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微写作即表现为学生的读书笔记,此时的读书笔记体现为学生学习之后有所思所感的能力。例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沁园春·长沙》之后,对作者和文章内容本身有什么思想情感的流露。学生书写情感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加工过程,即为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一过程就是微写作的过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再有情感的书写,以及授完课后学生对之前的情感再有流露和添加,便是自主再上升的过程,三次学有所思整理的过程就是三次微写作过程,这是学生的自主输出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不断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在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为了让语文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高涨,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微写作来促进语文教学课堂的开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高涨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积极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得以提高。例如,《再别康桥》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进行微写作,比如以“桥文化”、“理想信念”、“永恒主题”等来开展,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会被调动起来,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使得语文教学目标能进一步高效完成。


        微写作进入高中语文作文——“写”
        作文写作与语文学习终身相伴,占据着语文的半壁江山。无数个微写作构成了大作文写作的“闺蜜圈”。高中语文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养成在于平常的语文学习,能学是基础,学了能写是基础,学了能写能思是进步,能写能思能改是成品。这是写作的基础步骤。每一篇文章可以至少有三次微写作,每一个单元可以进行一次大作文训练,基础素材就是每个单元的三篇文章,自己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写作能力就是共计的九篇微写作,大作文就是针对这至少十二篇文章进行再加工再创作。
        以实例为证,怎样来“微”?
        材料
        百度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毛不易的歌曲《像我这样的人》与《消愁》相比,虽不如《消愁》震撼,但简单朴实的歌词却更扎心,每句歌词都唱出了无数听众的心声。如果《消愁》是对世事的无奈隐忍,那该曲就是世事之后的自嘲,说尽人们不甘平凡,向往诗与远方,却又一辈子平凡如初的样子。“像我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会不会也有人心疼”是最善良诚恳的人才能写出的歌词,毛不易猝不及防地写出了听众内心深处最深的渴望。
        针对以上材料,试写200字左右的看法。
        前:天边的平凡落入这无解的黑暗,数着狂欢后的浊醉,尝试着打开不敢呼喊的记忆,拥抱每一个黎明前的空白,一个人寻欢。在每一个深秋的帷幕里,哈着暖气温暖一只苍白的枯枝手,我没犹豫着哭,算了,每一个孤独的人在每一昏暗的房间里都想要个伪善的朋友。一次次尝试着长大,也一次次迷惑着单纯,寻找着一样或不一样的害怕,在成六边形的午后餐桌上的阳光,拉了老长,却不敢出声,怕惹了不该有的彩虹。
        中:读者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泪流满面却找不到大哭的理由,于是任由泪水滴落在书页上,合着心疼,由着小脾气在午后的孤寂里自由。看着2019留着的照片,丢失着安身的冷风,找到同行的旅人,每一个绣着花的编织者都知道时间只不过敷衍着那一堆骆驼骨,低沉的雨减压着沉郁,偶尔,想要我们的人生换一换,哪怕来不及换一身轻装去迎接下一次死亡。偷偷嫁接着向阳的生命,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哪怕是一只心思细腻的蚂蚁。
        后:遇见以外,邂逅着倔强的女子,善良总是格外惹眼。光速在千年意外,一生太短,幸好,我在青春遇见了你,看不见的彩色把你化成了姑娘,哪怕爱你的都已经隐匿,平凡还是胜过了迷途,归途的夕阳染着余晖,我们唱着不想长大的命运曲去远方喝着咖啡,没人牵着的左手也一直温暖,温馨画着圆,沉沦在这一夜未眠的清晨安静而又不多余。我没有酒也没有故事,因为我就是故事。在每一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总是敬着死亡,借慰我活着的默言。
        再创作,可把此材料化用在以下题目的作文中:《人生境界》、《戒不掉的平凡》、《控诉成长》、《为青春呐喊》……来写主题为“人生三境界”的大作文。
        对于语文学习,写是必需的,思是再加工,缺一不可。唯有多练笔,才能有所悟,当然阅读是前提。教师要给足学生空间去练,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教师和学生就是正负两极,必需持平合力才能效益最大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