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评价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张湛
[导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的综合工程,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湛
        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和平完小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的综合工程,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在整个口语交际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意义也是很明显的。教师要遵循鼓励为本、全面客观公正、与适当奖励结合在一起的原则,同时要注意适时适度使用、使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让家长参与其中。
       关键词:农村小学 高年级 口语交际评价策略
         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讲究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综合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许多教师、学生、家长更加看重的是读、写能力的发展,轻视甚至是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在应试教育大棒指挥下,人们普遍认为会读、会写、考试有个好成绩就说明语文学得好,至于倾听他人发言、与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跟考试内容无关,就成了语文教学上可有可无的摆设了,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平均水平。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较多。如何对课堂上(活动中)的学生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叫口语交际评价?如何进行口语交际评价?口语交际评价要注意些什么?……笔者结合这几年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
一、口语交际评价的概念、重要意义
         口语交际评价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表现、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教师起主导、示范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直接反映出教师“教”的实际效果。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需要教师(还包括同学、家长等)及时给予评价。由此看来,评价在整个口语交际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意义也是很明显的。
(一)化解学生紧张心理
         不少的农村小学生生性胆怯,没有自信心,害怕在他人面前说话,课堂上即使回答问题也是时常低着头不言不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鼓励性、幽默式的评价能
化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给学生带来愉快欢悦,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悟出其中深意,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引领学生感受成功
         对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对口语交际不“感冒”、当“看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成功的体会、没有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喜悦。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缺乏上进心。这时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明白:别人行,我通过努力也能行!只要努力,就会进步!这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就会逐步提升。
(三)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实际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意料不到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快速反应,对学生学习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受影响,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
二、口语交际评价的形式、方式方法
按照不同的标准,口语交际评价可以进行如下详细的分类:
(一)从评价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表现是怎样的?教师要给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学生自评指向的是学生对自我口语交际表现的认知,互评指向的是学生相互之间的鉴赏。相比较而言,互评的作用更大。

同学间互相评价有利于取长补短,虚心学习他人成功(值得学习)之处, 便于自己的不断进步,同时也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一举多得。最后一种是学生回家后学生家长对学生口语交际表现给予的评价。例如,在“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推销一件“商品”,推销后完后要求家长写上简短的评语,第二天上学后将评语带给笔者。
(二)根据被评价学生人数多少,可以分为:对单人的评价、对群体(如对学习合作小组)的评价
         对单个学生的评价是经常见到的,对群体的评价一般出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口语交际活动上,评价的人数较多,既有对群体内单个学生的评价,同时又有对整个群体的总计评价。
(三)从评价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口头评价、书面评价
         口头评价是用口头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是经常见到的,注重于“说”;而书面评价则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将学生的表现写下来,注重于“写”。
三、口语交际评价的原则
(一)鼓励为本
         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活动)上表现拘谨,他们没有自信心,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主动与他人交流。由此可见,提升学生自信心是提高他们口语交际水平的基础。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如何让学生树立信心?一方面要通过相关练习,在课堂(活动)的点滴进步中获得,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人(教师、同学、家长等的)正面的积极评价。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的鼓励越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评价要注重多鼓励,以鼓励为本,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更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多多表扬,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心。
(二)全面、客观、公正
         全面是指评价的时候不仅仅要指出学生身上的优点(进步之处),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可以偏概全。客观、公正是指评价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对学生的进步(不足处)不扩大或缩小,原原本本地说出。
(三)与适当的奖励结合在一起
         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除了恰当、客观的评价外,必要的奖励也能极大调动他们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每次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活动后,笔者都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选择部分优秀的、进步明显的予以奖励,颁发奖状及奖品,整个奖励过程拍成视频、图片传到家长群里,让家长也感受喜悦之情。别小瞧了这些奖状和奖品,对学生而言它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代表教师、同学对自己的鼓励、肯定,是值得骄傲的事。有了这些奖励,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努力。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就亲身感受到了不少学生的明显进步。
四、口语交际评价注意事项
(一)适时适度使用,不可过多、过滥
         “凡事过犹不及”。口语交际评价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建立在正确、有效使用上,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都有效果的。一般说来,当学生的发言精彩、有明显进步时要及时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的发言真棒!这次你又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加油哟!……;而当他们站起来却说不出话(或者发言效果不理想)时,则可以用简短性的话语作出评价:看来你还在思考,让我们听听别的同学怎么想的吧!或许你还没想好怎么说,没关系,再想想,待会儿来说,好吗?……这样保证了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像那种为评价而评价、过多过滥的评价方式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费蔚.小学口语交际理论与示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钱燕华.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7).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和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XJKX18B040
作者简介:张湛,男,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和平完小教导主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