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自我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张晨
[导读]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到,为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是小学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强化引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张晨
        大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湖南 邵阳   422300
        摘要: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到,为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是小学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强化引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而阅读板块作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板块之一,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具有长远现实意义的。因此,下文将以“授之学生以渔,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为主题进行探析,期望能够给予相关教育学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通过小学阶段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即使离开教师的指导,也能够自主开展阅读,并在独自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实施“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不仅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能够有效发挥进行阅读的自主性。而下文就将根据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教是为了不教”理念提出一些具体举措。
一、营造趣味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原始动力,因此,在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应该重视起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唤起学生个人自主开展阅读的兴趣。以教师开展部编语文教材中的《腊八粥》这一课文的教学而言,课文的内容背景是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较为接近,因此,教师这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在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先通过借助现代科技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对不同地区在过腊八节时的风俗记录视频,并且为学生讲解一下腊八粥的制作过程以及原料配比,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对腊八节有一个了解。学生在趣味化较高的视频了解过程中,产生对发掘腊八粥相关内容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腊八节相关的童谣歌曲,学生在歌曲为背景的环境中,对文章内容进行自我阅读。无论是实施哪种内容的教学,最好的方式都是让学生对内容产生兴趣,并主动地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索。
二、合理组织合作阅读,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分享
合作教学法,作为能够引导学生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想法集中化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阅读学习,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自由探索、自由总结、自由交流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知识分享。
例如,在对于《宇宙生命之谜》这一内容结合度较高的课文教学而言,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位置,将学生分成不同板块的阅读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该课文的合作阅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对于合作阅读的活动开展设计上,教师可以将活动设置为三个板块,第一个版块是让学生先以自我阅读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第二个板块是,在学生完成初步了解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章内容的自由交流。

而在第三个板块,就可以让学生放开想象并结合自我思维,结合文章的主题内容:“宇宙生命之谜”进行想象讨论。对于学生讨论的内容,教师不应当做过多的限定,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说出自己了解到的宇宙中生命之谜。
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目标来看,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并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因此,通过合理的组织学生合作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自由阅读、合作讨分析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结合文章基础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的主动分享。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分享能力。
三、引导学生科学质疑,强化学生自我阅读思维
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结合该内容进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应用就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学会对阅读内容进行质疑,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
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以及阅读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将阅读的课堂教学分为两个板块,以部编语文课文《藏戏》的教学为例,这个版块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对本课文进行自由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不同部分批注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而在大部分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第二个板块,自由提问以及自由回答板块。该块中,教师可以以自由抽选的方式选取一名学生,并让他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随后,再让其他学生结合自我思维,以及刚才对文章的阅读,对该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较为复杂,教师都应当对他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行为给予肯定,合理的诱导学生说出自己提出该问题的原因。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无论学生回答的内容是否真正的解决了问题,教师也应当对其行为进行表扬,并在学生完成问题解答之后,带领学生共同对该问题进行再一次探讨,同时为学生点出解答该问题应当注意的切入点以及优秀答案,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自己刚才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是开启学生自主阅读的第一步,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则是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科学质疑,并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不仅是强化学生自我阅读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优秀途径。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将“教是为了不教”理念融入教学,并为学生营造趣味程度较高的阅读情境,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科学质疑,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主动分享,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使学生在阶段性的教学引导下,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整体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宝英.拨动审美之弦,培养自主探究阅读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48.
[2]员美英.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20(08):71-72.
[3]朱维林.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5):55.
[4]焦新祥.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才智,2020(05):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