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杨行好
[导读] 分层教学法属于义务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基于各不相同学生层次开展针对性教学,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杨行好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沟初级中学     234300
        摘要:分层教学法属于义务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基于各不相同学生层次开展针对性教学,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目前,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对分层教学法做出正确认识,并对分层教学法加以科学合理应用,促使全体学生均可以获得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因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数学学习方面差异也更加明显。同时,教师需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尊重,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学习发展属于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而知识难度同样表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所以,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重视对分层教学法的科学有效应用,通过问题、目标、作业、评价等分层形式,培养全体学生共同提升,使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分层,引发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期间,学生会碰到不同类型问题,问题的提出和设计也存在其目的,可为学生思考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同时,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相应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由简至难的顺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此,教师需对分层教学法加以有效运用,对问题采取分层设计,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提升,对知识做出更加深入的学习理解。比如,关于“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层次性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部分旧知识问题: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等式基本性质?学生通过思考,继续做出提问:学校发放部分图书给五年级二班学生阅读,每位同学均人手3本书,剩余20本书;每位同学人手4本书,缺少25本书,你是否可以求出班级中学生人数?学生思考之后,尝试利用方程进行问题解答,并思考发现关系式,列出具体的计算方程3x+20=4x-25,并思考计算方程的正确解法和最终结果。如此,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对知识做出深入学习理解,教师可继续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探讨,促使学生基础能力的强化提升[1]。
二、目标分层,实现共同进步
学生均属于独立个体,个体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能力等层面,所以,教师需采取因材施教,对学生个体制定各不相同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均可以获得共同提升。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促使全体学生均存在可实现的目标,激发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关于“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师为各不相同学生设计相对应教学目标,基于学情设计各不相同层次目标。教师需基于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而后,教师可设计相对应的学习目标,目标一:要求学生学习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熟练运算和灵活运用,属于基本目标要求,对后进生而言,属于关键目标,有利于后进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目标二:目标一完成之后,可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解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适用于中等生,有利于中等生的进一步提升;目标三:要求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索知识形成过程,并做出经验总结,适用于优等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通过目标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均可以得到共同进步[2]。
三、作业分层,强化巩固提升
数学学习期间,练习、作业属于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思考,促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不过,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区别,知识层面同样具有差异。若教师仅对学生练习或是作业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则会使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另一部分学生则会感到轻松,难以获得真正提升。所以,教师需重视因材施教,对分层教学法加以有效应用,对作业进行分层,使全体学生均可以获得巩固提升。比如,关于“二元一次方程”,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安排设计部分联系作业。为满足全体学生学习需要,基于学生学情设置不同的练习作业。第一类:以基础练习为主,目的在于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如方程4x+2y=20,x=2,求y值,若y=-2,求x值。基础练习作业,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特别是后进生。第二类:以拓展联系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灵活运用,并做出深入学习理解,使其思维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如涉及部分应用、探究练习作业,或是一题多解联系作业,使学生思维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作业分层应对全体学生均作出充分考虑,确保全体学生可以保持积极性,使自身知识得到巩固提升,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分层教学法的科学有效应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对分层教学法做出正确认识,并做出分层教学法加以科学合理应用,关注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全体学生共同提升,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利.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刘琦.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000(010):P.2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