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儿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梁大志
[导读] 体育教学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梁大志
        四会市石狗学校附设幼儿园     5262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幼儿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对抽象复杂体育动作技能的认识把握往往不到位,因此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游戏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契合幼儿学习的心理诉求和个体发展规律,因此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也常常借助游戏教学法组织课堂训练,加强体育锻炼。本文主要就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明确幼儿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游戏;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新课改不断深入,人本教育理念逐渐被重视,而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也更关注幼儿的体育学习诉求、认知发展规律,教学中更关注幼儿体育活动参与热情的激发和学习中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如何有效地调动起幼儿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1],游戏教学优势明显。但体育游戏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教学效果保障也需要具体教学原则和策略的支持,在明确教学原则和策略的情况下高效地实施体育游戏,提升教学实效。对于其中的重点注意事项也不能忽略。因此关于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必不可少。
一、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开展价值
    (一)发展基本动作,强化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幼儿身体素质的强化,而身体素质强化从基本动作的训练入手。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既确保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发展幼儿不同的动作技能,加强其体能训练。如跳皮筋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等,而拔河锻炼幼儿的身体力量能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育游戏,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身体技能,确保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不同体育游戏的教学引导下,幼儿互动积极,身体各系统及各器官协调配合,高效运作,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强化训练落到实处。
    (二)活跃幼儿思维,确保身心健康
     真正的健康是身心的健康,而体育游戏指导下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关注的是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游戏通过开发幼儿感官,活跃幼儿思维,起到心理教育、情感陶冶的积极作用。如组织大闯关的体育游戏,设置不同的游戏关卡,对应不同的游戏场景和运动技能训练要求,幼儿要听从指挥、综合弹跳奔跑等,在闯关的过程中配合智力的训练、团队的配合等,幼儿在整个体育游戏参与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正能量的精神,以个人意志的磨炼和团队的高效配合最终取得闯关的胜利,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游戏本身的确性使得体育锻炼带有更多的新奇色彩,也于不知不觉中强化幼儿对体育精神、体育品质的认同[2],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体育活动积极的情感,实现其责任心、意志力、自信力等综合能力品质的培养,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自然渗透。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应用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是为了教学而组织,而不是为了趣味而组织,因此体育游戏始终服务于体育教学,幼儿园体育游戏的应用要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使其契合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有助于特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幼儿在游戏参与中掌握某项具体的体育技能,强化身体素质。
(二)适应性原则
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年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必须坚持适应性原则,有选择地对其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确保体育游戏的内容、强度等匹配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通过科学的游戏组织与具体的游戏部署,让幼儿获得契合其自身实际的体育训练指导。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幼儿体育游戏运用的基本原则[3]。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枯燥的体育课堂更鲜活生动,更能激发幼儿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坚持趣味性原则让幼儿保持游戏互动、体育互动的热情,幼儿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训练发展。


三、幼儿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方法
    (一)模仿创设方法
    模仿创设法灵感来源于体育动作的直接示范模仿,模仿时要突出趣味性,而不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幼儿模仿能力强,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学习兴趣,设置趣味的模仿对象组织幼儿模仿训练。如《小动物找家》可以让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形态和行动方式,小鸭子的摇摇摆摆、小青蛙的跳跃、小狗的欢快奔跑、小鱼的游来游去、猴子的攀援跳跃等,通过模仿这些动物形态,熟悉其行动方式,也在快乐的模仿中掌握具体的运动技能(奔跑、跳跃等),教学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在运用模仿创设游戏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且熟悉的事物或者场景,使其快速地融入游戏氛围中,加深对技能的训练记忆。
    (二)竞赛游戏教学法
     竞赛也是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表现。顾名思义竞赛游戏教学法就是借助比赛或者对抗组织幼儿进行身体练习[4]。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竞赛游戏法有两种,一种是幼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速度、比准确度。另一种是双向互动、竞争参与的方式,常表现为你追我赶。无论是哪种竞赛游戏教学都需要确保竞赛内容、竞赛规则及竞赛奖罚机制的明确化,让幼儿读懂游戏规则才能有效参与游戏竞赛。常见的游戏项目有“抢凳子”、“木头人”、“推一推”等,以竞赛的方式有效地调动幼儿体育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三)儿歌游戏教学法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也常用到儿歌游戏教学法,用儿歌带动身体练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儿歌游戏教学所带来的游戏氛围是热烈活泼的,更契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如根据幼儿熟悉的歌曲“三轮车,跑得快,车上坐着个老太太……”让幼儿模仿汽车开动的样子,以此训练其奔跑跳跃的能力。再如儿歌“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单腿跳,双腿跳,一个跟着一个跳……”[5]根据儿歌内容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幼儿既掌握了儿歌游戏中的动作要领,也深深感悟到体育活动的快乐。
    (四)综合游戏教学法
     通过不同的游戏组合达到幼儿体能、智能等各种能力综合训练的过程。幼儿体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内容也较为灵活,这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综合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互动参与的过程中训练不同的技能。如《帮助朋友》游戏教学,游戏中设置不同的游戏关卡,既有体能方面的训练考验,也有智力方面的考验,让幼儿根据线索提示,一步步地闯关。这其中又融入了解救同伴、复活等游戏项目,以综合性的游戏项目让幼儿快乐地陶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性游戏活动的开展必须确保活动难度的适宜,活动内容的精简,活动重点的突出,并且这些综合性的体育游戏往往强度较高,要保护幼儿在互动中不要受到额外的伤害。
结束语: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在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实效,也有助于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获得更富而深刻的游戏学习记忆。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置也必须考虑到游戏的强度、趣味性、实施频次等问题,提高游戏教学的使用效果,确保幼儿园体育教学实效,也使得幼儿乐于参与体育锻炼,体能素质强化基础上身心健康愉悦。
参考文献:
[1]花林娜.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59-60.
[2]陈土育,李文超,吴康耀,许华文,李文楠,孙会园,石雷.游戏体适能课程对大班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03):53-56.
[3]唐风云,邓威.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122+124.
[4]韦裔菊.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教师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姜嫚.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设计、组织者素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