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利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师生间的相互交流,都离不开教学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上具备较高的语言艺术会为自己的课堂增色不少,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感染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而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语言;艺术策略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对学生具有知识的教育和积累,还会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在语文中体会其中有内涵的精神元素,深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和语言运用,采取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知识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于课堂进行实际的能力提升。
一、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这个始终是弥散着语言的领域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相互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進行各种学习活动等,都必须凭借教学语言。即使是在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权较大,但语言的交流仍然是绝大多数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变成了老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老师讲得更加精辟、更具有启发性。即使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学语言仍然是构成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因素,仍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无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如何之高,也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来运用,它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语言。我们都知道,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教材本身也有其趣味性和吸引力,如何让它们都能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了高度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对学生进行传神入化的讲述,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注重提问的语言艺术性
语言是教学的根本,如何能够通过语言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将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且高效是教师们一直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时代的进步为教师提供看许多优秀的教学工具,教师需要有效借助科技的力量,结合语言艺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体验。多媒体教学能够借助网络的广阔性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将知识进行多样性表达,将趣味融入其中,简化知识的难度和抽象性,有效集中学生的目光,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提问教学是语文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艺术相关联,教师需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思路。
三、发挥教师的书面语言艺术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从格式上,从左到右逐行书写,字迹要干净整洁工整,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板书可以把知识点从点到线到面串联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记笔记梳理知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讲到激情四射处,在黑板上简单板书,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讲述到板书,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浑然一体,再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一副优秀夫子上课图便跃然纸上。一些西方心理学家在对一些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后,曾得出了令人惊奇的结论:教师本身的智力与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成正比关系,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好坏也不成正比关系,而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恰恰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强弱。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艺术与学生的知识获得成正比例关系。学生的知识学习同老师表述的清晰度有显著关系。教学语言的严密程度决定着教學效果,教学语言艺术的内在逻辑性,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系统、条理、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教师教学语言的动听程度决定了教师语言感染力的大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动听的语言制造着引人入胜的魅力。不但如此,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注重语言艺术的生动性
语文课本教学中最主要的便是课文教学,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对文章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与感悟,有效把握主题思想,简化教学知识的难度,加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清楚地明白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借助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化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实际课文的教学来逐渐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在语言熏陶中进行实际能力的提升。在进行《草船借箭》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想运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进行课文的朗读工作,朗读时注重情感的运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能够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际的故事环境之中,深受文章的洗礼,体会其中蕴含的智慧,感叹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优美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的洗礼,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环境的有效性。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力,教师的良好表现能够影响到学生,学生会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的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训练的机会和环境,给学生安排分角色朗读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在实际的互动中进行文章的学习,更好地体会文章传递的情感和突出的主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内心情感。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艺术,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谈吐高雅是文化素养深厚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就包含了语言修养的培养。很明显,在学校期间,教师在塑造学生的语言规范、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娴熟地把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能言之成理、有层次、有趣味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么教师不但能在很好的气氛中把知识、技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也能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受到锻炼、受到影响,让学生有机会从仿照教师的语言艺术到灵活地运用有自己风格语言艺术,进而在无形中不断提高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2]钟琴,朱再明,宛清仁编著.教学口语训练教程[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王莉颖,黄碧源.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4]汪伟林.浅议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汉字文化,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