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政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山西省晋中市 031300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培育为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生活能力的少年,所以各个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工程,更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体育;学生培养;心理健康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教育改革发展,除了关注学生的才能知识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的教育侧重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未来就职情况,因此有必要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帮助中职学生预防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认知
我国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认知自我程度不高。但是,学生只要刻苦锻炼,取得了优异的体育成绩,就能排除因学科成绩不好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其实,每一项体育锻炼都会有人表现好,有人表现不好,这和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也与自身努力有关,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看见自己身上的不足和长处,从而扬长避短,努力进取,真正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1.2宣泄不良情绪
中职学生也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慢慢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可以宣泄不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忘却烦恼,消除心中的压抑之情,从而积极、勇敢地面对人生,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融入学习和生活。
2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略
2.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
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中职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中职体育教育以其运动技能与体育精神的优势,成为中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中职体育课堂应当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体育教学环节的心理健康渗透。体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中职体育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身体特点,运用丰富有趣的体育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从而为心理健康渗透奠定基础。
例如,在中职体育教学当中,除了对学生体育技能进行训练外,还可以将心理游戏引入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分组对抗,学生们不仅要完成体育教师指定的体育动作,还需要在对抗中防备对方的阻碍和影响。在这种体育运动与心理强化的结合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培养。
2.2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
中职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结合是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得以实现的,因此,中职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效果。中职院校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通过专业、全面的培训途径,使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传统中职体育教学只是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忽视了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这需要中职院校与师范院校共同努力。首先,师范院校应在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
其次,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聘请国内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办讲座进行专业培训,还需要积极同其他院校进行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相关教育经验,拓宽中职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视野。
2.3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实践性,各个教学环节都设立了教学规定,目的是保证学生能够得到一个秩序的、合理的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安排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两个学生之间进行练习和指正,分组进行竞赛比拼,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历成功带来愉悦感、失败带来挫折感、队友协助带来感激、他人不配合带来失落等多种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学习当中,通过经历各种情绪和心理的发生情况的锻炼,对自我情绪控制得到充分的认知和加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绪表现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就能帮助学生正确发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心理,消除不良心理的沉积,达到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目的。
2.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时期,此阶段的心理表现特征是自我意识加强,因此体育教学需要采用符合此阶段学生心理的方法、手段,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的心理,避免不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厌恶和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学避免采用单向的权威教学、高压教学去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导致师生关系僵化。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更容易降低戒心向教师倾诉自身遇到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在坦诚的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辅导。
2.5加强线上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全国各地区逐渐重视线上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以户外运动为主的实践教学,也要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相关健身和训练知识科普,如何有效保护自身在运动时不受伤害,运动前热身与运动后拉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训练计划等内容,都是体育线上教学室内指导的重要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微课、慕课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制作专项课程,突出某一项运动的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在室内简单练习。线上教学可以推动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比如,组织家长与学生开展亲子踢毽球、相互拉伸运动、齐跳健身操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加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6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事实上,中职体育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对学生体育方面的长期发展给予重视,而不应该只是建立在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上。因而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培养好各个学生的体育潜能,并在重视体育培养的情况下,综合性和完整性的评价学生在整个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中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在观察和分析学生不同的学习掌握情况后,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依据,通过对学生的言语激励或者个别指导方式,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和兴趣。然后教师需要在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之后,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加强学生对自己体育学习中不足之处的认识和弥补。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并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还是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中职教师应响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期推动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姝璇.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17).
[2]蔡虹.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J].农家参谋,2019(18).
[3]苏文利,方俊伟.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J].考试周刊,2017(56).
[4]叶建国.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J].当代体育科技,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