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万从海
[导读]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语感是极为重要的
        万从海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浪坝小学   678018  
        摘要: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语感是极为重要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练习的时候会对题目产生敏感性,能够很好的提高对于学习的能力,就是语感的培养。利用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语文,真正懂得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对于未来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引言
        语感是对语言直觉的整体感受,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操作和语言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特征的相对直接、快速、敏感的理解。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积累和体验文学作品,并在阅读实践中积累和发展语感,加深理解,受到启迪”。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语感培养对现代语文教育的价值
        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语感培养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在现代语文教育体系中,多元化语感培养模式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从教学实践来看,语文语感培养不是一个单一性的概念,而是一个全方面的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感培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实现全方面教育创新,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融入到现代教育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学习体系,通过利用新媒体、合作模式、实践模式进行教育创新,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则更多地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当前的学生思想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这样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感,对于推动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验句段中的语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体验句段中的语感,理解作者语言应用的准确性,体验作者的生动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词析句是提高语感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要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强烈的情感色彩。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这个庄严的宣言,感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中国人民的欢呼雀跃,使学生在读中产生共鸣,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而感到骄傲,这种语感的培养能够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斗志。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分析文中的句子,能切实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创设情景帮助培养语感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情景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情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入学习,在培养语感的时候,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语感培养的过程中,情景能够帮助学生们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创设语感培养的情景。对于语文学习情景来说,是对学生们语感培养的方法之一,语文情景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真实的去体会语文的真实性,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景也能够全面的体会到。
        (三)、联系生活,形成语感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形成每一个人的爱好、性格和语言感受的能力。语文教学活动争取和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理解、应用,使语感的情感性得到延伸和拓展。比如《村居》这首诗,就描写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想想自己是怎么和爸爸妈妈放风筝的,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场地、自己放风筝的动作以及当时大家的心情。回忆起熟悉的画面,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诗句“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思了,这时再继续追问:“春天里除了放风筝,还有什么活动?”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趣味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古诗的学习入情入境,从而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四)、通过反复诵读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以“阅读”为主,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重点阅读,通过反复诵读来调动各种感官,将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的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反复诵读会使作品的主题在脑子里不断转动,从而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林海》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从反复阅读中很轻松的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林”“海”,也感受到文章内容描述的“林与海”,学生读出了情感,读出了快乐,赞美自然的想象的风景浮现在脑海。
        (五)、增加品评训练
        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培养语感。在进行培养之后,需要进行评价和品评,才能让学生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并且能够进行及时的弥补,以确保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品评训练能够让学生们和老师们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学习的进度和效度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我们只要落实每一单元、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对词句的敏感性,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艳菊.浅谈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63-64.
[2]何炯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9(32):37-38.
[3]沙马次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