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辉
江苏省丹阳市练湖中心小学 212300
摘要:现代核心素养教育形式背景下,我国当代社会小学语文教育行业,将整体发展目光逐渐从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而朗读学习活动作为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过程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现如今,朗读教学因得不到重视逐渐沦为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道具,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探究实现高效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现如今,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朗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并逐步开始发展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教育形式不断发展与变化,现如今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对国学经典文化越发的重视,朗读教育也被涵盖其中,逐渐成为了小学核心素养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关注内容。
事实上,从古时候开始,朗读学习活动在古文化学习过程中便具有很高的地位,朗读声代表着“书香正气、以及学子的精神面貌”,是从古至今学堂(学校)所必不可少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往传统学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古时候的朗读声也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消失,自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与发展,朗读学习活动再一次走进教育行业,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小学校园,正在逐渐开展相关朗读课堂教学活动,在这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情形下,朗读教学定能不断前行,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2)朗读教学受重视程度不足,无法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到朗读学习的重要性
虽然,朗读学习活动随着经典国学文化的重启与复兴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是很多情况仅仅是浮于表面,其实际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同时也无法长期支撑朗读教学的未来长久发展。
首先,目前社会大众对朗读教学仅仅是依靠一时的兴趣,而当热度一旦散去,后续相关教学任务将无法有序进行,同时也无法保障教学活动的长久开展。例如,目前有很多小学,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仅仅停留在跟风阶段,并没有真正懂得朗读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并不能很好的将朗读教学价值进行充分展现。
与此同时,现如今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外加上小学教师对朗读教学意义未能熟知,在日常朗读教学过程中,必然不会投入全部的精力以及足够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所开展的朗读教学活动效果差强人意,与教育创建初衷背道而驰。从以上现象问题便可以看出,虽然朗读教学模式在现如今的各区域小学校园中都广泛存在,但是很多时候整体教学过程只是个空架子,并没有为其构建具体教学目标,无法起到朗读教学真正作用。
(3)朗读教学模式不科学、整体教学内容不合理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我国小学语文日常朗读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原则,且整体教学效率低。
例如,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对朗读教学模式缺乏深刻认知,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其教学过程“死板、单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期间,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自我朗读,并没有对其加以指导与错误纠正,导致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掌握朗读学习的重心,更无法深入了解朗读的作用与价值所在。
因此在如此不良教学环境下,教师无法科学展开相关朗读教学活动,而学生同样也无法真正懂得朗读的精髓,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对朗读产生厌恶之情。
二、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所提出的有效优化策略
(1)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整体重视度
随着新课改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被赋予了全新的教学任务指标,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充分提高自我对语文朗读教学整体重视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自我朗读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完成课程教学指标。
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针对以往传统的朗读教学观念进行科学化转变,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朗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必要创新与优化。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朗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朗读教学重要性与意义的整体宣传力度,同时要针对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固化模式进行合理转变,在不断提升朗读教学课堂趣味性与多样性的同时,将朗读学习价值逐渐灌输于学生,从而让学生真正懂得朗读学习的价值,为更好地学习朗读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转变以往传统朗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朗读教学效果
倘若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整体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科学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与教育模式,同时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全面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奠定基础保障。
其次,朗读教学与其他教学教学活动相比,学生朗读热情与朗读积极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朗读课堂学习氛围,依照学生朗读学习状态,为其创建更好的朗读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与环境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朗读学习效果。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针对朗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与设计,并依照学生学习进度科学选择相应的朗读教材,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学生朗读学习需求,又实现了朗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原则。
(3)深入明确朗读教学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必要理论支持
众所周知,小学朗读教学目标,随着教学发展方向而不断转变,因此在目标设定与内容选择上不应该多加限制,反而应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加强而进行科学转换,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理论性知识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在必要时刻为学生提供后备支持。
例如,在日常朗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理当牢记自身岗位基础职责,在教学期间做好朗读“引导者、服务者”的身份。同时,在朗读教材选择上,同样也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份以及学习能力的相关读物。当凡是学生遇到朗读障碍,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并纠正错误,如此才能使得教学发展目标得以明确,不再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干扰。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核心素养教育形式下,我国当代社会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所展现的教学现状以及具体优化和教学策略展开综合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席小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5):14-15.
[2]谢怡.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1):118-122.
[3]陈晓兰.读出汉语言的滋味——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朗读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03):53-55.
[4]余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求知导刊,2015(24):124-125.
[5]叶秋秋,马志成.近三年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孔子拜师》一文重点词句教学例谈[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01):197-19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