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坤松
四川省丹巴县岳扎乡卡桠小学 626300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授课过程中要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现阶段,进行创新性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
在世界上,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学生应当积极学习和继承,而古诗词是古人交流的重要方式,蕴含大量文化知识,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重视,并通过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古诗词的最初阶段,教师应当格外进行重视,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策略,将其实施在课堂中。接下来,本文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加强情境创设,优化诗词教学
学生生活在现代的背景下,和古人在用语环境、习惯、方式上有着非常大的距离和差异。所以,在开展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语境的创设。这样学生在理解七言、五言绝句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好地突破困难,让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的效果变得更好。在这其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当前的思维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握,来为学生创设出具有诗情和诗境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真正地入情入景,对文本内容加深理解和体会。例如,在讲解陆游的《示儿》这首古诗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古诗的内容来为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距离和差距,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如,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背景音乐,借助语言的表达来进行内容的阐述。如:“有一位诗人在自己的临终之前借助文笔表达出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绪,在诗中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愿以及满腔愤慨,不仅展现了对大业未成的遗憾,也有对神圣理想必达的信念,展现了自己积蓄已久的含蓄心愿。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又是创作了怎样的旷世杰作呢?”借助语言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当中。这样学生也能够生成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在后续中集中专注力,更好地对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进行体会和感受。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联系传统文化节日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多次体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当中,所以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联系传统文化节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课文《静夜思》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中秋节,月亮非常圆,而古人常常将月亮的阴晴圆缺比作是人们之间的悲欢离合,所以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节日,正如圆圆的明月。诗人李白在仰望明月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尤其是身在外地的情况,表达出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又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重阳节。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感恩敬老的重要节日,有着登高祈福、佩插茱萸以及秋游赏菊等习俗,所以作者才会在文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出自己思念长辈、兄弟的真挚情感。如今,我国依然还在继续保持这些传统节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到各种习俗当中,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传承与发扬。
三、激发情感体验,优化诗词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思产生理解,更多的则是要让学生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让学生真正地做到情感的移情和共鸣,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当中的开展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入情入景。例如,在讲解《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过程中,由于这是一首离别诗,所以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更好地进行体会。如:“在你以往的生活当中有没有送别友人的场景?在送别自己朋友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地体会作者的思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不断地加深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凸显教学的价值和本质,让学生在局限的课程当中收获到更多。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加强情景创设、引导反复诵读、激发情感体验、转变古诗文体、引入知人论世、实行课外延伸。让诗词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得到真正的优化,使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高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陈瑜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65.
[2]吴佩怡.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侨园,2019(05):66.
[3]杨进芳.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