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吴辉旭
[导读]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吴辉旭
        习水县第二小学 564600
        摘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不同于平时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语文作业,而是指教师根据上课学生的反映和学生对本节课的接受度,为学生精心设计的课外作业。这种课外作业设计能够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巩固课堂知识、能起到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本文通过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增加作业趣味性、展开联想及创新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前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过于单一与机械,使学生在重复地抄写生字词以及枯燥地背诵课文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针对传统小学语文作业的局限性,我们为小学高段学生,有效地设计了“课外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凸显了“实践性”、“趣味性”与“创新性”,帮助学生获得了更为优质的学习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践运用,感受知识的魅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片面地注重知识理论教学,而轻视学习实践活动,导致了学生只能够刻板地接受知识,逐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我们在作业布置与设计环节,为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实践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外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尽情地感受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进行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之后,我们基于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基于实践运用的原则,通过互联网检索与查阅图书的渠道,去搜集更多的“战国故事”,并结合课文《将相和》的表达手法,将自身搜集到的“战国故事”整理成为一篇文章,并在课堂上选择学生的“战国故事”文章进行范读。学生们在接收到这样的课外作业时候,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与图书资源,搜集到了一大批的“战国故事”,包括“二桃杀三士”、“图穷匕见”、“鸡鸣狗盗”、“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等,有效地凸显了学生在课外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性。在学生们完成了对于相关“战国故事”的搜集后,学生需要依据课文《将相和》的表达手法,进行对于相应故事的概要性写作,从而能够在有效精简文笔的基础上,为教师及全体同学,更为直接简便地介绍相应的故事。如学生刘某搜集到的“胡服骑射”故事,将整个故事概括如下:“在战国时期,赵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赵武灵王在位之时,吸取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与骑射优势,将士兵原本宽大的衣服,改为了‘衣短袖窄’的‘胡服’,并要求士兵学习在马上射箭的‘骑射’本领,从而有效地强化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后人对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举措作出了高度的赞扬,将赵武灵王视作一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改革家。”通过学生刘某的介绍,使全体通过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历史典故,从而在更加凸显小学高段课外作业的“实践性”基础上,促使全体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语文知识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增加作业趣味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于刻板与枯燥,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反复抄写相应的生字词,枯燥地背诵课文,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地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外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积极进行对学生的引导,有效加强了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能够在更为主动的课外作业完成过程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从而切实地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


        例如,在进行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基于对课文《四季之美》的理解,利用绘画的手段进行对自身“最喜爱的季节”展开绘画,并且利用写作练习的过程,为自身的绘画进行相应的写作说明,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小学语文高段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在学生完成此项课外作业的过程中,他们纷纷基于自身对课文《四季之美》的掌握,选择了“银色的冬天”、“翠绿的春天”、“火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等绘画题材,并且有效地为自身的季节绘画作品,写作了相应的说明。如学生王某在完成此次趣味性课外作业的过程中,以“翠绿的春天”为主题,创作出了一幅表现“迎春花”的绘画作品。在王某的说明中,包含如下段落:“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个以‘翠绿’为主色调的季节。在春天当中,各种植物开始萌发,开放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我在绘画‘翠绿的春天’作品过程中,将蓝色的天空与绿色的大地为背景,在画面中心表现出了一束盛开的迎春花,从而凸显出了春天的生机。”我在对学生王某的绘画作品以及写作作品点评的过程中,表示通过对王某绘画作品以及写作作品的观察,能够看出王某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趣味性课外作业过程,使得学生们有效提升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在作业过程中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
        三、放松思维,展开联想及创新
        由于传统的语文作业较为枯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的现象。我们在小学语文高段的课外作业设计过程中,提倡学生放松思维,运用联想与创新的过程,轻松快乐地完成作业,从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例如,在进行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之后,我们利用互联网媒介,为学生提供了古琴《高山流水》的电子音乐资源,使学生们在聆听《高山流水》的过程中,有效放松思维。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基于自身聆听《高山流水》的体验,有效展开联想及创新,并将自身的联想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悦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基于思维的放松,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思维活力,从而将自身丰富的联想,利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学生张某在聆听完《高山流水》之后,表示他仿佛置身于高山的瀑布之下,看着潺潺的流水尽情体验大自然带给自身的快乐。利用这样的开放性课外作业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有效加深对于课文《伯牙鼓琴》的认识,更能够使学生在放松思维的过程中获得语文学习乐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作业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作业布置与设计,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出色的语文学习收益。我们针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了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使学生在更加开放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充分体现“实践性”、“趣味性”与“创新性”,能够引发学生展开更为充分的课外语文自主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习质量提升。因此,积极利用设计与布置“课外作业”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创新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靳海婷.打开生活之门,精彩语文之路——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生活化的有益尝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33.
        【2】马玉祥.最近发展区理论下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策略[J].读写算,2020(05):107.
        【3】陈美华.要形式,更要实效——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拓展中的不良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华辞赋,2019(1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