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韦晓燕
[导读] 古诗是中华民族优质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主要构架,源远流长,意境深远,承载着华夏民众的美好夙愿与精神寄托
        韦晓燕
        广西南宁市沙江小学  广西 南宁市  530001
        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优质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主要构架,源远流长,意境深远,承载着华夏民众的美好夙愿与精神寄托。可以说,每一首古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宽泛的外沿,而且对于小学生心智开启,心灵陶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积淀比较匮乏,语言感知不够丰富,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以致古诗教学的开展面临较大考验。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古诗教学时,应该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融合,以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内体悟古诗内涵,探求古诗价值,获得认知蜕变,实现更好发展。而且,在情境教学法的驱动下,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兴趣、夙愿将会得到充分满足与更好实现,古诗教学的效能自会得到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获得全面提高。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用
        所谓情境教学法,主要指在教学指导时,借助对诸多蕴含生动形象及情绪色彩的现实场景的融入,切实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内理解知识内涵,探求知识本真,获得心理满足,实现认知发展。由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着比较显著的特点,在学习要求与教学定位上有着更高标准,使得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发展性、可行性。而且,情境教学法已经被普遍应用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领域,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好评。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融合、渗透、应用,以促使学生在具有鲜活性、丰富性、多元性、宽泛性的教学情境内学习古诗,提升能力,实现发展。
        一、根据诗句意境,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古诗之中所蕴含的不同意象,为作者情感的表达、夙愿的抒发创设了饱满、鲜活、唯美的意境。置身古诗意境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获得充分激活与切实调动。而且,作者渗透于古诗之中的每一处意象,都有着别具一格的寄托。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时,应该将诗句意境与教学情境有机融合起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学习意愿上尽量向着诗句意境靠拢,进而通过诗句的鉴赏、分析、体味,融入古诗意境,了解作者感受,带着探求作者内心夙愿的浓厚兴趣开启古诗学习,实现学习能力提升与认知视域拓展。
        例如,在孟浩然的《春晓》教学中,由于整首诗作所用辞藻都比较形象,尤其是景色的渲染极具丰富性、鲜活性。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可以以生机盎然的清晨春景场景为辅助,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体味、感知。待到学生获得初步认识后,教师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认识拿起画笔描绘诗作中的美好情境,使学生以最为直观的方式进入教学情境,探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在与诗人开展对话、交流情感中获得对于诗作的深度学习。
        二、结合古诗韵律,营造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古诗独有的“押韵”,使得其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十足。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分析时,应该通过对不同古诗韵律特性的关注,让学生结合不同音韵体味古诗意境,获得认知发展。一方面,为了切实凸显韵律之美,教师可以在古诗朗读时融入对应媒介伴奏或者视频等,切实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将古诗韵律之美与学生学习感知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积极投身教学氛围,实现对于古诗内容的深刻理解。

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彰显音韵之美,教师可以通过对诸多生活资源、素材、场景的借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古诗内容的迁移中开展探究与学习。必要时,可以将学生引入与古诗内容比较贴近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在精读、齐读、美读等多种朗读感知中加深对古诗内涵的探究,学习。
        例如,在陆游的《游山西村》教学中,诗中的押韵un,使得整首诗音调抑扬交替,平仄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时融入伴奏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引领,结合自身体味,以更为饱满的情感感知古诗的情感与思想。而在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将教学活动安排在春末夏初之际,并引导学生进入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的生活场景内,让学生在万物勃发自然风光内理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之中“急走”、“追”等用词的精妙,获得认知蜕变。
        三、针对诗文画面,构建教学生态,拓宽学生赏析视野
        进入丰富的古诗画面,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将会得到切实激活与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赏析指导时,应该以不同古诗画面为辅助,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分析、品味,让学生在实现认知飞跃的过程中更好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一方面,教师应该以具有画面感的诗句、词汇为辅助,引导学生开展赏析,并就诗句内涵适度迁移,使学生的认知视野得到切实拓展,为促进学生鉴赏、分析注入新鲜血液。并将具体诗句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关联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回味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感知古诗的魅力与特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蕴含发散性的内容、语言为载体,组织学生切实还原作者古诗创作时的经历、生活、情感、意识等,进而带动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深处,就诗作内涵开展全方位解读。通过语言的分析,内容的探究,古今的关联,为确保教学效能提升和学生素养塑造而给予保证。
        例如,在高鼎的《村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二月杨柳的姿态为切入点,构建教学生态,让学生回味自己春天放风筝时的场景,实现生活情趣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体味作者所展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为促使学生认知蜕变而给予铺垫。另外,在杜牧的《山行》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山林秋色和谐画面为依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深度感知诗人的精神世界,获得心灵的陶冶与洗礼。
        四、结论
        总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必要性、现实性,既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实际,又顺应小学学生古诗学习夙愿,而且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发展的实现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为基础,结合不同古诗内容、特性、主题、思想,就教学路径予以拓展,教学措施切实优化,教学方式灵活变革,教学资源充分整合,让学生切实融入教学情境,以积极态度、迫切欲望、浓厚兴趣、饱满热情开启全新语文古诗求知发展之旅。
参考文献:
        [1]陈秀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80-181.
        [2]罗丰萍.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9):57-58.
        [3]连军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9):100.
        [4]何小虾.融情于境  晓之以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9(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