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学彪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时期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黄学彪
        百色平果市教研室  531409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时期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效率,我认为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平时的研究实践,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兴趣;课堂效率;平等师生关系;
        一、课前备课要充分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新课程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数学课前备课要充分,可以直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好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课堂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教学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效果良好。
        二、多方位培养学生能动性
        在每堂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初中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
        三、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初中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首先,数学知识讲授“情景”化。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和探索的意识,为学生动手、动脑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问题”,使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自己发现解题思路,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及时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课堂教学效率大增。再次,要善于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注重探索数学规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规律。知道规律是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用数学规律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四、师生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我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和教师变换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习题课上,我经常在写出题目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方法有许多普通讲解法难以达到的效果。首先,这种方法能很好的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从而在解题步骤的书写上更加有条理;其次,通过学生的讲解能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第一个同学思路麻烦,其他同学再讲解出更加简便的方法,二者一对照,孰优孰劣一眼就能分辨出。第三,提高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讲的思路方法,又要注意听的同学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随时有被请到黑板上讲解题目的可能,从而做到人人精力集中,人人听讲认真。
        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讨论。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太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我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关系民主化的体现。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校,老师成了学生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临界生,对他们要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亲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总的来说,有效率的课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所以,一堂有效的课也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在每节课中,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带出的别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是有内容的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有效率的课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1]杨小生.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三”策略[J].现代中初中教育,2011(11):21~23.
        [2]潘海燕.探究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72.
        黄学彪,百色市平果县教研室,联系电话:13507761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