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贺彩梅
[导读]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过程中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措施。
        贺彩梅
        靖边县第四中学  陕西  榆林  718500
        
        摘要:为了提高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过程中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措施。针对初中化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积累性和缺乏自我反思能力等三方面问题,通过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资源,研究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实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巧妙地运用实践,巩固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科学经验,还能使学生对科技和自然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有趣的科学实验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化学实验资源,积极带动学生探索科学,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对社会影响的更多思考。因此,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手段,促进我国化学教育的改革,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考试体系和教学大纲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探索性思维,影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发挥,通常会造成乏味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以教师教学为基础的传统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根本无法进行开放性思维。学生因长期很难进行自主思考,会产生特定思维,缺乏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对化学学习的实践式探索,缺乏对科学问题思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缺乏对科学实践的启发性和探索性。
        1.1学生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差,导致学生单单只为了分数而学习,缺乏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此经常会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焦虑,甚至会让学生对于这种强制性学习方式感到厌烦。
        1.2缺乏积累性
        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储备知识和经验上的,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这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叠加,而是对储备知识进行整理深化,从而对化学知识实现突破和质变。在学生化学课后学习中,课后作业往往会占据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没有时间对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深化。因此,学生只是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简单的理解,解决问题也只是套用课本上的化学原理。遇到其他的不同于课本上的问题时,如实验设计方案往往都不知所措。
        1.3缺乏自我反思能力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往往都是老师或者家长设定的,这种学习目标往往基于考试成绩,并不是根据学生本身需求来设定的。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个性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缺乏对自我评价准确的标准,缺少自我反思能力。


        2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2.1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氛围
        学生天生就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美好特质,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特质的激发。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营造自由的氛围,才能成就天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这种氛围自由地呼吸。在实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聆听学生的建议、感受和选择,让学生积极提问、敢于探索,允许学生不断犯错,不断试错,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只有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和探究行为,学生思维才能被发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自身意愿进行试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犯错,不断改正,探索成功的乐趣。
        2.2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资源
        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资源,着重突出科学探究理念,增强了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有关于氢氧化钠和酸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的实验时,应该增加了更符合课堂内容的有趣的演示实验。具体方法为:首先将一个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其次将3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瓶中,拧紧瓶盖,轻轻振动,然后塑料瓶就会迅速缩小。此时学生们肯定会产生浓烈的兴趣,接下来再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①塑料瓶为什么会出现缩小的现象?②瓶子里现在是什么液体?③如何用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化学实验的有趣现象,充满思考性的问题,能够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取得显著的效果。
        2.3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验探究式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复杂过程。初中生年龄小,掌握科学知识和经验不足,科学的探究方法也极为局限,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沟通与合作。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应积极指导,积极引导和帮助有困惑的学生。当学生内部对于化学实验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应组织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通过实验验证结果;当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不要灰心。例如,当化学实验中引入分子间间隔的理论时,就产生了“1+1≠2”的问题情形,因为这个实验结论与学生的以前认知发生冲突,因此更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的理论,从而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储备。
        3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可以看出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学者们能够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郑文颖.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02):186.
        [2]吴华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自助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8(07):78-80.
        [3]杨爱君.浅谈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55-156.
        [4]郭春艳.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