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英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需要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此,小学数学学习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是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不断改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教学方式有所调整,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为此,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尽管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在不断实行课程改革,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做练习题,利用练习题的方式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元化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往往是放任学生不管,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而学生自己也比较盲目。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教學效率也会显著下降。受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习中学生习惯了教师的主动传授,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比较差。同时,学生也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尽管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由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缺乏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也就使自主学习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教学情境设置不当
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但是部分教师对于情境创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内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难以从教学情境过渡到教学内容,从而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尽管很多和教学内容比较贴合,但是教师未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这也就导致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想要应用情境教学,还需要考虑情境教学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情境教学的质量。
二、 提升小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1.结合教学需要开展课前备课,科学预设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好奇心、求知欲普遍较强,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普遍较高。因此,教师应该恰当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为帮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全面提升能力而提供保证。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掌控。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明确教材意图,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才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对于教材中的新知识,教师应该加强整合,适时拓展,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为学生认知迁移拓宽路径。同时,在教材知识处理中,教师应该更多渗透方法的指导,态度的培养,思维的激活,性格的塑造,以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得到全面发展,为高效课堂打造提供助力。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情的了解。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构架、生活经验、学习体验等情况,并且深度剖析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兴趣基点,以确保在教学定位中能更好兼顾学生实际,为高效课堂打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法的设计。结合教材和学情,灵活变革教法,科学设计教法,让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为学生发展而服务。同时,教师应该就自己在不同教学环节应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等提前预设,以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共同融入课堂,让学生在释放自己,彰显自我切实凸显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丰富性。
2.针对知识特性开启教学导入,有效创设教学氛围
有效而丰富的课堂教学,与教学导入的趣味性、生动性、实效性有着密切关联。在精巧性教学导入的驱动下,学生便可深受感染与激活,进而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教学之中,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而奠定基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教学导入的设计,让其成为教学开启阶段的灵魂,将学生、教师、教学有机串联在一起,为高效课堂打造创设生态。在教学导入设计时,教师应该结合知识内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并充分发挥教学辅助媒介的作用,用最利于学生接受,最有助于教学增效的方式,为教学推进、知识呈现、师生互动而创设条件、提供助力。
3.创设情境教学法
小学数学的教材节奏比较紧凑,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关键是数学的抽象性导致学生不易理解,这些原因都不利于教师教学。要想让学生们学好数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恰好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学模式里最常见的一种,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本内容具体化、生活化,促进学生理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
例如,以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说明正确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认物体的位置,做到简单的描绘路线图。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将采用设置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将这样为学生们讲解:“大家都知道太阳从东边升起,经过南边,从西边落下。那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指一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过一个小互动,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是一些建筑物,教师会发放到部分学生手里,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距离假设为100米,然后邀请两名学生来演绎,学生A和学生B站在讲台前,学生A为问路者,学生B为引路者,详细说明从讲台出发到建筑物的具体路线。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随着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固,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要做到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生活实际的应用,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自主能力。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选择出适合教材、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做到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有效的教学方法下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为民.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54.
[2]马永燕.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5.
[3]张爱明.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