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 陈芒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不断优化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前进方向。
        陈芒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第三小学    47415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不断优化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前进方向。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项非常严谨而又具有科学性的学科。该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思维能力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及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调动。达到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就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为中心进行编写。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身的数学学习理解力、学习自觉性的高低、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构成的,通过这些自身学习特性,能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高效的学习到知识,并且可以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反应一个人数学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反应一个人的人生观念、价值观点。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接受能力不同
        在长期的传统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有着极大的区别表现,因为传统的教学较为呆板,教师一味的将知识灌溉给学生,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有着不一样的消化能力和掌握能力,对知识消化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并且在数学学习中,每个知识点的都有关联性,如果一个环节跟不上,会影响后面的数学学习。并且学生不能够发挥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会养成只接受知识而不去探索知识的负面习惯。颠倒的数学学习主人翁角色,会对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达到学以致用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教师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在教学课堂中很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感到数学的概念晦涩难懂,只注重于将数学知识的固有的概念传授给学生,而并不注重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进行相结合,并且解决生活问题的效果,所以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只是单纯的为了将知识学会,而不是与生活相联系。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变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
        1.数学内容在传统教学中的变化并不大,这种教学模式框架感强,僵硬呆板,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很少能够提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变更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尝试从该课堂主要知识点来为学生构建围绕知识点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是小组共同操作等方法去对问题产生思考并将思考用于实践中,提高该课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2.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师:现在同学们请5人分为一组,每位同学手中都有8根小棒,现在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小棒平均分为2份,请问每份都有几根小棒?
        生:(进行操作)有4根。
        师:非常棒,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是如何将8根小棒平均分为2份的。然后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不破坏小棒,且再次将小棒平均分为3份、4份、5份,看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快。
        生:将小棒分成4份很好分,但是分成3份和5份都很困难。
        师:那么在每个小组内,同学们可相互借组员的小棒,看能不能试着将小棒分为3份和5份。稍后请分的最快的小组来讲一讲你们是如何分的。
        生:(开始操作)
        3.分析
        在进行除法初步认识时,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小棒”,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抛出将8根小棒分为3、5份的问题,让同学进行组内的讨论,进行自我思考——如何通过借或者借出小棒来达成平均分成3、5份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个人想法的交流探讨,对该知识点有了自我思考,并通过手中的小棒将思考转化为实际操作,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并且加深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印象与思考。
        (二)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1.大部分教师通过讲解数学概念的方式来教学生,但其实枯燥的数学概念无法轻易让学生读懂和学习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选择更多的更生动的教学内容,将课堂知识进行优化,将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更方便与学生去对数学内容产生理解,并且也能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调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角的初步认识》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图,大家知道图中的图形叫什么吗?
        生:是角。
        师:很好!图中的图形叫做角,那么大家请看下图,电塔和衣架都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同学们请观察,在这两种事物中是否有角的存在?
       
        生:有(进行学生自我回答)
        师:很好!那么除了以上两种事物,在哪些事物中也有角的存在呢?
        生:墙角、打开的门....(争相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的存在,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就来认识角,探索角。
        3.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从课堂开始就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角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种理念下,该课的课堂内容从一开始在学生的思想里就是一种事物有型可依的好理解的概念。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角与生活进行相联系,发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思考能力和将数学与生活进行关联的能力,使学生迅速的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四、结论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劣处,结合当下数学教学改革的情况,制定出更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要懂得提升自身学习的自觉性,师生通过共同的努力,顺应当下数学教学的现状,才能让数学学习素养得到有效的积极地改变,为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也锻炼出个人的核心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贵永.浅析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20(16):81-82.
[2]邓建君.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16):83-84.
[3]石洁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83-84.
[4]郑晓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63-64.
[5]靖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1):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