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游戏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艳丹
[导读] 幼儿园学前教育是幼儿接触到的最早的一种正规的学校教育
        张艳丹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越钢幼儿园   655OO3
        摘要:幼儿园学前教育是幼儿接触到的最早的一种正规的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特征,对其实施常规的教育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是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情况、更具有效性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对幼儿户外活动中的游戏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促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教学法;设计策略
        一、引言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教学,幼儿不仅能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增强,促进其运动技能及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更能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各项综合潜能的激发。同时幼儿通过游戏教学,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可以说,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现阶段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游戏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对游戏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以此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二、现阶段幼儿户外活动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游戏活动的设计脱离了现实情况。游戏活动的设计是在进行户外游戏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成长特征及幼儿园的现实情况。这些游戏活动不管是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游戏环节来看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由于幼儿能力的限制或幼儿园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充分的发挥户外活动的教学功能,导致游戏教学的低效性。
        2.游戏活动的设计中缺乏对幼儿安全问题的考虑。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时,由于游戏空间较大、接触的材料较多,而幼儿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因此,一些安全问题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从侧面也就反映出了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设计时,没有对幼儿的安全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没有考虑到对游戏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的排查。这就很容易导致游戏教学活动由于意外事故的发生而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3.教师专业素质欠缺,无法对户外活动进行准确的把握。幼儿教师作为户外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专业素质及对户外游戏活动的把握情况,对户外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现阶段的和户外游戏教学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对游戏设计的缺乏开放性,无法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有的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无法发挥恰当的引导作用,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户外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性的发挥。
        三、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游戏化优化策略
        1.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现阶段的幼儿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经过专业培训、科班出身的,这就导致现阶段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教师自主学习及教学实践等途径来实现。首先,幼儿园应积极的组织在校教师进行各种专业素质的培训,既可以“请进来”,进行知识讲座及专业培训,也可以“走出去”,带领教师到先进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使教师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还应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通过自我学历的提升及教学科研活动的参与,来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更加得心应手的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指导的目标。
        2.注重结合幼儿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户外游戏体系的构建。在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游戏主体与游戏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进行户外游戏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才能设计并实施更加有效的户外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如能力基础、接受新知的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户外活动的设计,这样既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又不至于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打击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3.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应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目标的构建。首先户外游戏活动的设计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发育为目标。幼儿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有助于运动能力提升的户外游戏都比较适合幼儿进行。如在“少林功夫”的户外活动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站梅花桩、蛇行走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户外游戏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幼儿情感体验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在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大部分的游戏都是由多个幼儿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引导幼儿正确的认识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个人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能力形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对户外活动的游戏化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并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增强对游戏教学的准确把握、结合幼儿及幼儿园实际情况等方式,来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晓红.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培养刍论[J].成才之路. 2018(35)
        [2]刘艳玲.幼儿角色游戏教师支持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 2018(22)
        [3]徐海燕.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J].贵州教育. 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