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理论及实践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唐科军
[导读] 新课标指出,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唐科军
        湖南省宁远县太平中心校 425606
        摘要:新课标指出,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物理,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敢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以,本文探究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以及实践方法是极为重要切必要的。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理论及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新课改的深入促进了物理教学模式的改变,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挑战:怎样才能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泼、有趣、高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轻松地、活泼的、有趣的、高效的。初中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如果教学方式合理,课堂氛围也应该是良好的。但是,当前,许多课堂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物理知识并没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教授,大多数停留在书面上,教学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学生是观察者而不是探究者,是验证者而不是发现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一些原本有趣的物理知识变得晦涩难懂,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单凭想象力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理解的,所以,有许多学生有畏难情绪。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初中物理除了物理知识本身之外,更是传递探究精神的一种载体。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兴趣得到了关注,能够更有效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自己主动探究,和同学进行合作、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慢慢养成健康的人格。这其实也是新课标中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传统“验证式”实验教学中跳出来,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学生要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在开放式的探究中,培养发散思维的学科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就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并认知“光真的是沿直线传播吗?”学生动手操作,带着思考去完成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探究。在实验设计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创新。

如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用光线对准“三个孔”,观察并探究“三个孔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思考、探究,成为推动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实验探究、发散思维等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对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
        (二)根据学生情况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
        有些同学对物理有着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内的实验和知识点的教授不能满足他的学习需求,他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究更多的物理现象,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此时,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极大的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老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活动设置时要有规划、有内涵、有创意,兼具科学性和创意性。比如,“奇妙的汽修站”活动可以让学生去修汽车或者摩托车、自行车的一些店铺,看看工人师傅是如何将一台车翘起、将一颗螺丝钉安装成功的,通过这个过程来亲身体验杠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的孔明灯我制作”活动,让同学们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孔明灯,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热胀冷缩的作用和现象。一般来说,刚开始参与兴趣小组的大多数是对物理学习有极大兴趣的同学,但是如果课外活动生动有趣,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知识的接受者,通常采用“回顾知识课前导入—展开本节课的理论解读—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笔记,附带例题讲解—课后作业及检查”的固定化教学模式,这种机械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磁场》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代物理学家在磁方面获得的建树,以此调动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隔壁取物魔术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再将给学生讲述磁场的定义,使学生初步了解磁场的表现形式。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是和磁场有关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在这节课中学习到了什么,此外学生还能将自己对磁场方面的困惑提出来,以便小组成员共同去解决问题。
结束语
        从古至今,教育家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古有“因材施教”,今有“个性化教学”,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可以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老师设计各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旭升,丁玉祥.初中物理个性化学习补偿策略与教学关键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9):82-85.
[2]王崇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4):43.
[3]周文芳.“互联网+”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