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梁英坚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初步学习系统课程知识的阶段,
        梁英坚
        广东省湛江市第九小学    524012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初步学习系统课程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学好理论知识,其心理状态也需得到关注。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枯燥,作业要求统一等,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教师要进行学生身心、学习特点、个性化需求的综合考虑,来进行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兴趣和热情得到激发,进而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教学质量
        作为教学环节中的关键性环节,作业的布置影响着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进程,作业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们要正视小学数学中布置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改正。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观察,以设计出满足学生们个性化需求的作业,以此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的问题分析
        1.作业的设计缺乏趣味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思想被禁锢,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反而轻视了学生心理需求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再加上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有退缩和畏惧的心理表现,同时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明显不足,这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下降。因此,教师们要明确作业布置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予以足够的重视。?
2.过于单一的作业题型
        教师为了方便对作业进行整体批改和检查,在设计作业内容时,都是一样的题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单一的作业题型,不仅无法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无法进行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开展,还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1.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时期,教师在对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的情况下,得知学生大多以兴趣为学习动机,所以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布置,使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得到满足和激发。学习的劲头上来了,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改善。反之以成绩为目的布置作业的话,会使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反而会得不偿失。

如,在教学图形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们只有对图形的定义和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才能有比较下去的思路和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生活中的各种图形的寻找和记忆,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趣味性比较强,而且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显然这是一种很好的作业形式。?
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自身所具备的探索性和逻辑性要求数学教师应对课后作业予以探索和创新因素的引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创新中提高。例如,在进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户外实践课,让学生们实地考察道路的形状和特征,在实践中认识到什么样的道路路程最近。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是较困难的,因为数学的结构逻辑性较强,而且数学教师一直给人一种严肃的形象,学生很难对数学知识有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所以数学教师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和自身和蔼形象的构建。学生的这种能力一旦得以塑造成功,不仅会对数学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益,还会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层次性数学作业的布置?
由于小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生活环境的差异,所以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们要摒弃课堂作业单一化的弊端,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师要设计相对应的不同类型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去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水平的高效教学方式。
        4.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应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进行体现?
新课程标准讲究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同学们思维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巩固现有知识,运用数学解题办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培养智商和情商。通过扩大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数学课本内容进行相互融合,老师应对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摆脱教科书的限制,做到数学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只有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总之,作业设计的优化作为数学教学中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的关键环节,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作业的合理布置,并以此促进小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个性化发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宝珍.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练习创新设计策略[J].中华少年.2019(15)
        [2]卢晶晶.优化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2(11)
        [3]康雪萍.新课标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