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梁木琴
[导读] 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化背景下,教师们不应只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梁木琴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小学  524013
        摘要: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化背景下,教师们不应只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也应将课堂的关注点放在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上,因为当代的小学生越发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因此个性化作业的出现正顺应了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作业设计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个性化作业布置的策略,以期对广大教师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策略
        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即作业布置,其对课堂知识的回忆与巩固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业的布置一般都是在整节课完成之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而进行设计的,所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和理解,因材施教,布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作业,以此进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1.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不够丰富
        教师在数学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大多都是以课本的课后习题和教材内容为基础来进行作业内容的设计,这就导致了作业的内容重复性较高,无法使数学作业的内容与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结合,也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重复机械的作业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数学及作业产生厌恶、抗拒的心理。
        2.数学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
   小学教师们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减少批改的压力,教师一般都会给学生布置一样内容的作业,这与新课改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缺乏实践性
?  小学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应用。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听讲,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没有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意识和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布置策略
1.布置趣味性作业,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游戏,所以只有趣味性的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发展的探索。

例如,将某知识模块中的习题依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并设定“闯关寻宝”的情境,学生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进行答题闯关。为使学习情境更加逼真,可将习题试卷设计为“藏宝图”的形式,并为每道习题设定相应的关卡名称。学生在课下进行答题活动,经统一批改后,在班级内公布“藏宝图”宝藏的位置,宝藏位置与具体习题相对应,学生答题路线中,连续、正确答对即可兑现宝藏。这种作业布置形式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以激发,使学生更有兴趣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种闯关类的形式下,学生也会自我检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对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复习,使自身获得知识的幸福感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布置实践性作业,以提高运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可以将实践活动在个性化作业中进行引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进行融合,同时也使个性化作业更具多样性和吸引力,达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完“平行四边形”的部分知识后,可以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模型的制作,以及进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的差异的比较等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自主探究几个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的寻找,使作业内容更具实践性,也使个性化作业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3.布置差异性作业,以促进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作为个性化作业教学的最终环节,同时也在很大程序上决定了个性化作业能够达到的训练效果。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不同的个性化作业内容,为其设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的差异,布置具有差异性的作业,这是符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受传统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时间、教师精力不足的限制,差异化教学很难顺利且高效的开展,面对枯燥乏味的一刀切的数学课堂,学生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的欲望。而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差异性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应进行作业评价的引入,以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培养,使不同学生个体均能得到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训练。?
        三、结语
        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将趣味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差异性作业等作业形式相结合,在打破以往固定的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课后作业功能的丰富,使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再配合完善的作业评价机制,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璐.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浅探[J].新课程导学.2018(35)
        [2]赵青松.略谈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
        [3]周定强.小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J].学周刊.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