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儒林中学
摘要:在现代教育范畴中,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任务已经不再将学生成绩为重点,诸多学校开始贴合素质教育标准,将教学重点放在思维、分析、逻辑等能力提高,以及核心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上。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逻辑思维,从而有效加强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在探析问题导学法基础概念与特点,进而提出问题导学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开展,希望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开展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策略
在提倡素质教育基础下,现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应试教育,培育个人成绩优秀的数学人才,需要更加注重具备数学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由此,初中教学目标也由讲解数学基本知识变为培育学生思维与意识。这就代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传统模式与方法不适合素质教育需求与理念,为了促使初中数学符合现代教育趋势与标准,就需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問题导学法。因此,以下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实况展开探究。
一、问题导学法基础概念与特点探析
1.基础概念
所谓问题导学法主要是指通过提出问题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进一步考虑与分析,从而有效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属于全新模式,既能够彰显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新课改标准,又能体现出培育素质、自主学习素质教育需求,将现代教育重点放在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上。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问题导学法将问题提出,再对学生展开适当引导使其正确解答问题,这就是初中数学开展问题导学法教学的主要内容。
2.特点探析
问题导学法属于现代教育研发产物,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上可以发挥诸多积极效果,主要是因问题导学法自身特点较多。其一,其在新课改标准下属于全新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所提要求,也能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良好发展;其二,可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育中主体角色,引导学生通过独立与合作等形式对专业知识展开探索,从而有效增强思维、解题等多种能力,并以此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所提要求;其三,这种方法可以对传统教学造成一定冲击,属于现代教育创新改革的机会,可以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解决课堂之中各类问题,从而大幅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率。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措施
1.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问题导学中设置悬念,教师要善于捕捉到问题本身的悬疑点,让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起来。比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这方面知识点的时候,按照教材内容,反比例函数中一定会涉及函数图像方面的知识。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关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弧形线段.然后让大家猜测这是什么。随后,我以函数和函数的函数图像作为原型,在黑板上画出了两组圆心对称的图形。其中函数的弧线用蓝色粉笔标注,函数的函数用白色粉笔标注。
然后我问同学们,如果想在这个坐标象限中类推出第三组弧线图形,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其实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函数的图像性质和特征。只不过我们用了图形关系来提出问题,而不是聚焦于函数本身的数字关系。这样就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也让很多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2.情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情境设疑也是一种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有效途径。情景设疑是指教师会根据内容需要来设置情景,让同学们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并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比如在学到“相似”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给大家设置情景如下:某知名珠宝店老板花费三年时间打磨制作出一件精品珠宝,受到一位超级富豪的青睐,他愿意出高价买下这件珠宝。(随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这件珠宝的造型图案)。但是客户随后提出,想要让这件珠宝凑成一对,希望珠宝店老板能打磨出另外一件图案造型完全一致,但体型稍微小一些的“子”珠宝出来。那么,同学们,你能帮助老板想出办法,完成制作任务吗?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直接提出相似的数学概念,而是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似”这个数学概念的认知。这样在我们正式学习“相似”这个概念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把握,而不至于受到传统认知中“相似”的影响。
3.合作探疑,学生互助解决问题
在问题导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探究学习的活动,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而除了开头的启迪,在过程中也要做好把握,让同学们进行有质量的探究、有效率的思考。合作教学就是一种可行的策略,可以通过学生群组互动的方式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收获。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小组大概分配了4-6名同学。每个小组内自由讨论,可以每个学生各自研究設计分型图形,最后大家汇总意见找出最好的方案;也可以小组内先讨论确定方案,大家再一起制作完成分型图形。教师不会直接干扰大家的探究过程,而是学生自行操作。通过绘制图案、测量尺寸、进行分型、提出意见、改进优化等一系列过程,制作出组内成员都比较满意的分型图形徽章。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那就意味着每个同学都在自由地思考。大家动手绘制图案的过程,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家围绕意见分歧进行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学科认知的过程。这样合作探究地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路视角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同学们在学习中闭门造车,目光狭隘,同时也可以让教学活动更有效率,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是在新课改基础上诞生,可以促使初中数学与新课改需求更加符合,因此,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问题导学法关注度,进一步了解问题导学法概念与特点,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时才会更加贴合实际。为了促使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顺利,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构建情景以及增强能力等措施,切实将问题导学法效果与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娜.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000(005):76-76.
[2]林维均.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 000(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