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振杰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251712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更多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开始视德育教育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学生的德育思想水平是当下的重点教学方向。由此,本文就以德育教育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措施为主题,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了小学德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总结了德育教育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措施,希望促进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和教育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教学;德育渗透
1.德育教育的基本概念
德育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教育环节。德育教育主要可以涵盖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辅导这三方面,这是三个部分相辅相成,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内容。
2.小学德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德育思想作为我国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而言,则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没有成型,而小学德育思想则可以树立正确的个人思想,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小学德育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三点,首先,规范基本道德行为的教育;其次,就是对政治思想的树立;最后,就是正确三观的建立。
首先,规范小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就是让小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达到合格的道德水平,思想上的道德合格就是学生有基本的道德观念,能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他包括正直、善良、诚实等也都属于这一范畴,总而言之就是建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树立基本的个人道德理念。
其次,政治思想的建立。政治思想的建立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学生是难以理解的,针对小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包括树立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并热爱我们的国家、政党和民族,其他方面视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跟进。
最后,建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三观包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其中人生观就是让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产生基本的意识,树立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价值观就是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意识,能够对基本的对错和事物的优劣进行判断和处理;世界观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苦难和筹项目,一般小学生世界观的培养还是集中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3.德育教育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措施
3.1充分利用学科教学
想要将德育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班级中去,
就需要先认识到,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听讲和学习,在这一期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要想在小学班级中渗透进德育教育思想,就要把握住小学教学中各个学科教学,这一过程需要小学班级班主任对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协调和沟通,在获得各个教师的同意后,班主任就可以发挥自身辅助管理的优势,将德育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班级中去。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渗透管理培养,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会有关于个人学习习惯培养的教学内容,班主任就可以辅助语文教师对这一内容进行构件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存在害羞和内向的情况,面对一些不懂的问题或者其他事情不愿或不敢举手,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困难,这就是学生道德思想水平没有很好树立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渗透管理,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一定的小奖励,激励学生回答,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改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再怯场和害羞。
3.2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面对教师,所有很多情况下,小学生出于本能或者出于好奇心,亦或者出于对大人言行举止的崇拜,就会模仿成年人的所作所为。
学生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因为教师是除了父母外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成年人,所以规范教师的行为方式,防止教师传播错误的思想和语言行为十分重要。但事实是,很多教师虽然教学水平高超,但是教学中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而说出不文明语言,学生也就很容易有样学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总,教师必须抛弃自身的口头禅,对于不文明用语更是要严格禁止。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教师本人自觉的约束之外,还需要校方的严格监督和管理,监督的方式包括旁听、巡查、问卷调查、监控录像等多种方式,不论如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清净的学习场所。
3.3利用情景教学法渗透德育
小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吸引学生自愿的融入到学习中,对于德育教育更是如此,德育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鼓噪的书本知识,相对好一点的就是动画和视屏片段教育,但无论哪种教育模式都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代入感,学生也就很难切身感受,树立良好的三观和德育思想。所以,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进行渗透教育,情景教学不应按照书中的故事设置进行,而是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模拟,例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必在教学过程中输出枯燥的课本知识和大道理,有时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认知,对于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育思想和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
3.4在沟通交流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心理状况十分敏感,所以在渗透德育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沟通交流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平时在课堂上发言较少不太活跃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主动与外界接触,如果仅靠沟通交流解决不了,就发动起周边的朋友家长等对其对一些关心和支持,就能更快的帮助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并且还那个对其三观和德育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另外,教师在交流沟通的时候需要保持与学生合适的距离和高度,以及语气要更加柔和与亲近,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和感情,让学生更愿意和教师谈心,促进学生更好的建立正确的三观和德育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思想对于小学生三观和德育思想的培育都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环节。所以针对小学生德育思想的培育和提升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梅芳.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8.
[2]刘新梅.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