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胡建扬
[导读]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也是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建扬  
         五华县双华镇虎石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3
        摘要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也是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在小学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为题展开讨论,旨在能够实现小学教育与德育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小学生实现综合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教育;德育;有效融合
        新时代下,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学校教育不仅要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品德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应该要对德育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主体性的前提之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能够主动的接受德育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下文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出相关策略措施,确保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和老师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有所提高,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和学校仍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根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学校没有充分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现象极其严重,甚至有部分老师还是坚持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智育工作高于德育工作。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养成“死读书”或者“机械式读书”的习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另外,对于学校而言,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德育工作作出详细的规划,也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思想品德课程代替了所有的德育工作,这显然是不够的。


        (二)德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当前大部分学校强调应该要将德育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得学校在面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德育教育的冲突时,毅然地选择了教学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德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导致德育进一步被忽视。另外,很多教师会过于注重学校的评价机制,从而将分数视为自己工作的全部目标,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更是忽视的。
        二、新时代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校教师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一个较好的德育环境中,能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其在行为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并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要对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进行相应的规范。促进学校整体的德育意识的提升。比如可以在校园中定期开展“文明礼貌,好习惯”的活动,或者在学校的显眼处张贴与德育有关的名言警句等,通过学校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更加深化地理解,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德育知识。
        (二)创新德育方式
        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流于形式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德育观念太过陈旧,德育方式太落后,进而使得德育和智育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冲突。为此创新德育方式,使德育和小学教育形成有效融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在新时代下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将德育印在心中,而不单纯地以一些机械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德育知识。所以创新德育方式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在意识上提高对德育的认识,进而将其反映到实践行为当中,并且在实践中履行,这样才能够使得德育教育创造应有的价值。当然,小学德育教育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发展规律,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同时还要结合生活化教学,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主要德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将思维引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更有利于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长期性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观看有人乱扔果皮纸屑,然后环保阿姨在后面打扫的场景,然后让同学们讨论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让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应该要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比例,针对当前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对此予以高度关注,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并且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德育知识,并且能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的感受德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才辉.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