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珍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甘肃省天水市 741306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行,高中化学在教学导向上更为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由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诸多知识、内容、案例等,都渗透着诸多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尤其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化学问题,学生只有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方可获得更为充分、有效、科学、精准的解答、认识。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创新思维培养为辅助,结合学生发展需要与认知现状,根据教学内容与知识特性,就教学方法给予科学优化与灵活变革,教学路径进行充分拓展与有效延伸,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激活,推动化学教学效率提高而给予指导,提供帮助。让学生在具有宽泛性、发展性、迁移性的创新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化学素养,切实增强自身创新思维,获得全面而多元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众所周知,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物质宏观特性与微观变化为基础,让学生在深度学习、深入探索中认识、了解不同物质的反应、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等,以实现其创新思维的全面培育和不断提升。在育人导向上,高中化学更加注重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意识更加健全、完备、丰富。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不够重视,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课改实践依旧围绕“成绩”为原点,使学生深陷知识与考练的困境难以充分表现自己、无法切实实现自己。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创新思维培育更多关注,围绕新课标要求和新时代导向,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和变革,使创新思维培育渗透至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更好服务于学生化学求知发展。。
一、借助网络媒介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创新夙愿
由于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内容、问题比较宽泛、多元、丰富,且不同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其对于学生实现思维创新给予了强劲保证,提供了有效助力。但是,面对一些比较抽象、宽泛、复杂的知识或者内容,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充分、把握不到位而陷入学习困境。因此,为了切实激活学生的创新夙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网络媒介的使用,,构建出具有创造性、引导性、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不同知识、问题、主题,动员学生创造性开展深度学习,在充分思考、多元探究中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服务。同时,为了确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合作活动的开展更为充分、有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就对应的知识、问题等利用多媒体工具、信息化技术分层分类呈现,并精准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中激活其创新夙愿,在网络媒介辅助下实现思维开阔,认知蜕变,能力增强,为确保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注入新鲜血液。例如,在进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时,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夙愿,提升学生对于问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诸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网络素材和资源,然后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环境自主构建金属化合物知识结构体系,在彼此补充、相互完善中提升教学活动的严谨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对于教学内容浓厚的探究兴趣,迫切的创新夙愿开展学习,获得提升与发展。
二、利用实验教学创新教学路径,调动学生创新情感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载体的自然科学,实现对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路径的创新,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开展化学实验探究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不当思维误导、不佳意识束缚而出现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缺憾。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关注并及时指导,以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认识不足、纠正错误中实现实验内涵的创新。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出错、犯错的机会,并以实验操作过程及总结分析中出现的不同错误为驱动,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实验能力层面存在的欠缺,在正视错误、化解错误的过程中提升其实践能力。其次,对于不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新困惑,教师应该及时解答,并和学生一道探索分析,将创造能力培养与化学实验探索充分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实现自己的同时增强其化学综合素养。例如,在“盐类水解”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分组实验的方式,组织学生运用pH 试纸分别检验CH3COONa、Na2CO3、Al2(SO4)3、NaCl等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并针对不同实验现象,合作研讨盐类的水解规律和特点,就不同小组的实验结论在班内分享交流,让学生在彼此补充、综合、探究中全面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验创新与教学变革中促进学生发展,为确保学生创新思维塑造而提供坚实保证。
三、依托多元探究创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的外延比较宽泛,内涵特别丰富,而且,很多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合理处理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会创新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感知、理解、体悟创新思维的作用与价值。在课外学习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可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理解、自学中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久而久之,随着创新探究机会的增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切实增强,进而且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增强而铺设道路。例如,在“碳酸钠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问题为辅助,组织学生思考、探究、分析:为什么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进而出示创造性自学任务:请同学们课外测试一下CH3COONa、NaCl、KNO3、CuSO4、FeCl3等盐溶液的PH值,并总结,归纳,梳理“碱溶液”的性质。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大胆创新,积极创造。针对这一创造性问题与探究性活动的驱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在无形之间得到切实增强。
四、结论
总之,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重要影响。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加强对高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更好学习化学、认识化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措施、方式、路径的优化与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创新实践、发展提升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化学素养。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开启全新思维创新之旅。
参考文献:
[1]段开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9(22):78.
[2]倪新川.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27-128.
[3]王洪涛.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84-85.
[4]向雪梅.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