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檀枫小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
摘要: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培养小学生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却忽略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关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美术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同时,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和老师对于美术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方向。因此,本文通过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改革这个维度去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并且探讨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让他们真正懂得美术的真正涵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评价 学生素养
前言:黑格尔曾经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就是说审美可以把人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超越出来,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自由;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十七封信中曾写道:“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
美育使人和谐地融入社会,并因而也使社会更加和谐;而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更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美育定位方针。可见对于如今的美育教学现状来说,改革势在必行。
如今的美育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育成功,却忽视了美育教学最根本的初衷——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所谓学生的美术素养就像林格所说的那样:美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成什么大家,而是一个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美的教育或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必须要改革如今的美术教学,让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上去,让他们远离那些物质、粗俗,尽情地去享受美术给他们带来的美好,学会去欣赏美,学会去感悟美、学会去创造美,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恩。
我们想要去改革去完善去发展,就必须敢于改变,但是这些改革是系统的、多元化的,不是仅仅简单的从某一方面的改革就能完成的。本人今天主要从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这个维度的改革谈一谈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改变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初衷,由原先的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学生个体发展
小学美术各类比赛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对于学生美术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些比赛正成为每一个小学的相互竞争的砝码。甚至存在以每个学校学生的获奖多少来评定每所学校的水平。
从现今的小学美术比赛设置的初衷可以看出,它们更多的是用来甄别每个学生的美术水平。例如美术期末测试、各类美术比赛的设置。这些所谓的比赛和竞赛更多的是用来甄别、判断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却恰恰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努力过程,轻视了每一个学生进步的决心和努力。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将我们大人的一些功利主义的观点强加给他们。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着眼于他们的进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对于美术的热情和努力。
所以,我们应该丰富小学美术的竞赛内容,不是单一的通过一个所谓的竞赛去抹灭每一个学生进步的积极性和对美术的爱。而是应该创新出更多阶段性的测试和竞赛内容。奖励每一个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并且,在这些测试和竞赛中融入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
因此,改变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初衷,首先就应该从项目繁多的美术比赛、竞赛开始,将我们更多的关注投向每一个学生个体,投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名次和学校荣誉,激起每一个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美,懂得努力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正是我们对于美术素养培养的真正初衷和意义。
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式,由原先的单一教师、学校评价发展为评价方法的多维性、趣味性
从如今我们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来看,这些评价方式都显得那么单一、粗糙。它们更多是通过老师、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比老师、学校更了解每一个学生美术学习情况的应该是学生自己。
同时,这些评价的方式太过机械和功利,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这些评价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对于如今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单一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创新。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形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评等。这种多维性、趣味性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时刻督促自己,让自己更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之前单一的老师和学校评价不同的是,这些创新的评价方式融入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参与自己的每一个美术创造中去,也让他们真正知道决定自己成败和发展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师,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探究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挖掘,去创新。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能够真正判断每一位学生的好坏,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引导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爱美术,爱学习,爱进步,然后才让他们有信心去爱他们身边的家人,去爱这个社会,这才是美术素养中人文素养的真正目标。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式,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三、完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理念,由原先的合格完成教学目标发展为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
毋庸置疑,这也正是小学美术教育的理念和价值。但是如今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让一些学生的情感常常背负了许多成人世界中世俗的东西,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如今美术教学评价的理念,过多地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情感。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美术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他们学会去爱,学会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融入健康、积极、爱的理念,让他们在美术教学课堂上闪露出幸福的喜悦。这种理念上的改变能够引导老师、学校、家长、教育部门都能够积极正确地投入到学生美术个性发展中去,让生活中的美、社会中的善良真正进入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吸收到正能量,并将这些正能量传递下去。
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而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改革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美术素养培育的根本价值,但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马建辉,坚持改进美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北京:中国教育报,2014
[2] 陈祖元,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俪人,2015
[3] 马宗燕,多元化的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新教育时代,2014
[4] 蒋晓红,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华章,2014
[5] 董丽娟,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三性”,教学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