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俞熙敏
[导读]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诸多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和饱满热情
        俞熙敏
        广州市增城区实验小学 广东 广州511300
        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诸多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和饱满热情,而且更愿意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独到的认识、独有的方式予以表达和反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美术也成为教育领域数多师生关注的重点。在小学美术中,纸艺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兴趣与探索欲望,深受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在不同学校,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纸艺教学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教师指导不够充分,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教学创意匮乏等很多问题正在日渐凸显。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设计时,应尽量以学生实际和需要为基础,在教学指导中尽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表达、自我展示、自愿参与的机会,进而在有效发挥纸艺教学作用和价值的同时,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动手实践,为确保纸艺教学开展更为丰富多彩,学生动手能力持续增强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课程;纸艺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美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美术教学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意识,发展夙愿也会得到逐步提升与有效增强。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很多比较抽象的美术思想、理念、内容等难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精准理解,其美术夙愿的表达,往往只能在抽象向直观迁移的过程中方可得到更好实现。而纸艺教学的引入,则很好化解了这一难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模仿、探索、实践,将自己对于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现象的理解、不同问题的认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展示、反馈。既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的机会,又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路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纸艺教学的融入与渗透,进而让学生立足自身现状,在自身认知发展范围内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提升能力。
        一、融入纸艺历史解析,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纸艺是集绘画、手工为一体的民俗艺术文化表现形式,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教师在开展纸艺教学指导时,应该就比较切近小学生认知需要的纸艺适时渗透,进而让学生在美术纸艺教学中感受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元丰富,为增强其动手能力,激活其动手夙愿而提供助力。一方面,适当引入一些比较简单的经典纸艺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分析、了解、认识。尽量多给学生自主感知、体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觉、方式感知纸艺艺术的美好。于无形之间激活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对于纸艺的热爱与投身纸艺实践的欲望,为引导学生开展纸艺动手操作给予铺垫。另一方面,灵活融入一些比较有趣的丰富纸艺故事,就与纸艺文化、历史有关的趣味故事、生动案例等引入具体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故事、赏纸艺中深度体味纸艺内涵,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提供助力。同时,在纸艺历史解析中,教师可以借助媒介素材、网络资源、图画动画等,在更为直观、丰富、多元的认知体验中更好认知纸艺,为逐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而给予保证。
        二、开展多元教学引导,增强学生动手意愿
        不同纸艺作品在教学要求上有着很大差异,有的纸艺作品在表达形式上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纸艺作品则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有的纸艺作品更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有很大的毅力和耐力。但是,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基本技能比较欠缺、操作实践能力不足,使得其在纸艺创作过程中必须静下心来,慢慢感知、体悟、实践。

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纸艺教学时,应该不断优化、创新、变革教学引导方式,让学生再动手操作中慢慢养成细心、静心、耐心的良好意识,进而以积极态度、饱满热情、浓厚兴趣开启动手实践,投身剪纸活动。一方面,在教学指导上,应该科学处理示范与实践的关系。对于一些基础性剪纸要求、规范、准则等,教师在示范时必须做到精准、到位、直观,让学生获得深刻理解。对于一些认识理解上存在缺憾的学生,教师应该俯下身子,手把手开展指导。同时,对于一些具体作品的剪、刻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范例性视频、微课等,就操作过程进行肢解,以切实激活学生的动手夙愿。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尽量追求多元化、生动性、丰富性。多融入一些生活素材,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在符合自身意愿的状态下学纸艺、玩纸艺,并积极投身动手实践,逐步提升动手能力。
        三、拓宽教学活动路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在参与纸艺实践的过程中,其身心潜能都会得到无限激活,而且对于学生绘画能力、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育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纸艺的内涵比较丰富,外延比较宽泛,可以渗透至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开展纸艺教学活动时,应该切实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断拓宽教学活动的范畴、路径。一方面,科学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离开课堂,进入校园内的生活空间,就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景色等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直观性观察、了解、认知,并在学生观察结束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剪、刻实践,为动手能力培养提供更为多元的素材辅助。另一方面,切实关注学生安全。由于纸艺教学中涉及的剪刀、刻刀等工具都隐含一些安全隐患,如果关注不足,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伤害。故此,教师对于纸艺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三,科学开展教学评价。对于不同学生的纸艺作品,教师应该多肯定、多赞许,让学生对动手创作纸艺作品树立强烈自信,为实现动手能力培养提供坚实保证。
        四、结论
        总之,将纸艺教学引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既符合学生认知需要,又顺应时代潮流,更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导向。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纸艺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发展需要与认知实际为基础,加强研究探索,开展分析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之中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寻求变革与突破。就教学措施适时优化,教学资源有机整合,教学内涵不断迁移,教学路径充分拓展,创设出符合学生动手操作需要的教学情境,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迫切的夙愿、积极的态度投身教学实践,进行动手操作,在纸艺教学驱动下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蜕变。
参考文献:
        [1]孙海泳.浅谈折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师,2019(10):67-68.
        [2]汤美霞.小学美术纸艺教学实践与尝试[J].新课程研究,2019(07):24-25.
        [3]谢剑锋.纸艺课程“四习”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9):121-122.
        [4]聂黎.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