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锋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老厂中学 6534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对于现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具有巨大作用。因此体育教学模式及内容的革新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文章分析了拓展训练的概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可行性
引言: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讲授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巧,还应该以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可以通过多元、有趣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探索、体验、收获。很多教师都开始讲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但是在设施、时间、安全性等客观因素等方面还缺乏全面的考虑。
一、拓展训练概念及特点
拓展训练也叫外展训练、拓能训练,即让学生体验实现设计好的项目活动,通过活动中问题的发现及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力及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炼学生意志。拓展训练遵循“体验式”的理念,让学生在快乐、深刻的感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拓展训练具有综合性、教育性、体验性、极限性等特征。综合性是指训练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拓展训练的活动主要包括破冰类、沟通类、合作类与极限挑战类,当中可以融入科学、自然、语文、数学等多学科内容,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观察力及沟通交际能力。教育性知识拓展训练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学生能够从拓展活动中自我感悟与总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性是指拓展训练的过程感与仪式感非常强,能够是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深刻领悟。极限性知识部分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具有挑战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一)符合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及教学改革需要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切的前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偏重于对于学生的体能以及体育技巧的训练,忽略了体育对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潜力激发;在教学活动上,主要以个人活动为主,活动的创新度不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作用甚微。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育教学亟需进行创新和改革,教师应重视在体育活动中融入一些具有集体性、挑战性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挑战精神。拓展训练是以体育活动为基础,以自然环境及资源为载体,在培训师带领下学生进行的自主集体或探索活动。
首先,拓展训练主要是以体育活动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场景中解决问题,不仅具有一定运动量,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其次,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游戏性,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潜力,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体系,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二)符合当代学生体育价值观及个性需求
和传统的观念相比,当代中学生对新鲜、丰富的活动更感兴趣,对其的影响力及吸引力也更大。在传统的观念中,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体育课只是作为一中增强身体素质的方式;在当代学生的理念中,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挑战意识及自信心等。拓展训练具有非常强的体验性,能够使学生在情绪的起伏及总结思考中不断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符合当代学生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可行性。在学生个性需求方面,拓展训练兼具融合性与趣味性。在融合性方面,拓展训练能充分结合学生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作为学生课堂延伸中的一部分,使学生对于基础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趣味性方面,拓展训练形式灵活、贴近生活,和枯燥的体育活动相比,更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全面化发展。虽然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但是教师在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时,应注意拓展训练活动与教学大纲的契合性。同时由于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为保证学生在进行拓展训练时的安全性,教师应对于拓展内容有一定选择性。
(三)二者在目的及使用途径方面的一致性
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在教学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个人或者集体通过拓展活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二者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另外虽然拓展训练的形式多样,但是主要途径与过程与体育教学具有一致性。拓展训练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指导、探索、总结、分享。在指导阶段,教师对拓展训练的基本规则以及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进行讲解,并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引导着的角色。在探索阶段,教师主要是在旁观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在总结阶段,学生思考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在分享阶段,学生间进行收获与经验的交流,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中体育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及总结阶段。拓展训练相较于体育教学多了探索的部分,也给了更多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二者在基本的流程途径上具有一致性。
三、结语
传统体育教学在模式以及内容上过于单一,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很难进行,而拓展训练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带来了新活力。拓展训练的融入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可能性,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及教学改革需要。另外,拓展训练多元化的形式顺应了当代中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季含笑.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41.
[1]王宏伟.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221+223.
[1]朱桐辉,邱锋.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