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晶晶
石家庄市平山县杨家桥乡康庄小学 050400
摘要: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升英语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加强小学英语入门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育理念等原因小学英语教育水平整体上较为低下,部分地区对英语教育不重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水平低下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水平提升;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水平低下的原因
(一)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经济、生产力以及政策等原因,农村的师资力量总体上要落后于城市,办学水准也比不上城镇地区,尤其是英语这样的外语学科,因为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较为稀缺,而且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一部分教师甚至是转岗或者兼职,并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而英语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引导和带领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决定了农村小学英语水平的低下。另外,农村的小学英语办学规划较差,许多课时是纵向开展的,即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在一起学习,学习的进度和对英语的认识都不同,教学展开较为困难。
(二)农村地区相对封闭,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区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总体成长环境较为落后封闭,很多深山地区的学生甚至还不能与世界完全沟通连接,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教育规划不够完善,因此很多学生和家庭对英语的认识程度不够,甚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教育支出对于许多农村地区的家庭来说也是较为困难的,学习用具、学费的支出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许多英语学习要用到的教材、听力播放器以及各种学习用品对于农村地区的家庭而言是属于不必要的开支,许多家庭不愿意过多承担。
(三)学生基础薄弱
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规划不完善导致当地的英语教育方案和目标不够明确,再加上英语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无法像城市地区学生一样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生接触英语的顺序和方式是不正确的,学生很难对英语产生正确的认知,导致基础薄弱不扎实。另外,农村地区的教育手段有限,很多学生无法完全锻炼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方面,因此英语基础有偏差。
(四)学生缺乏课堂积极性
小学生本身就更加活泼好动,并且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学生成长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概念更加浅薄一些,像小学英语这样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科对于他们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教师能够带领和指导的能力有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因此在课堂的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此外,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手段比较单一,许多地方无法利用多媒体等其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模式,因此小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同时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和枯燥,导致对英语失去兴趣。
(五)教育观念的差异
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而目前正处于教育改革交替的重要时期,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接受政策以及转变的过程要更慢一些,因此农村地区重语数,轻英语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观念宣传的不到位,以及农村的信息闭塞,导致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英语与他们本身没有关联性,是没有用处的学习内容,而语数在日常中还可以应用到,因此轻视英语。另外,国内农村地区还存在少量对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因此教育观念的差异也是农村小学英语水平始终难以提高的重要阻碍。
二、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组建一个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关键,只有多增加专业的英语教师,提升教师的英语水平,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奠定英语基础,提升对英语的兴趣。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形成专业的培训体系,尤其是如何带领学生英语入门以及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提升;其次,让专业的英语教师从其他学科的岗位和职位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按照新课标教育标准为学生制定英语教学方案和课程,避免教师身兼多职而胡乱教课的情况;最后,教育局应更加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向农村地区多引进高级的英语教师,由这些专业的教师带领其他的英语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对农村地区学生的扶助与管理
许多农村地区和家庭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来源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与学生的扶助,用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式鼓励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引导当地的家庭和学生主动、自愿地学习英语。首先是政策,相关部门必须明确国家对教育的改革目标和政策,并及时下达政策,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完善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案和目标,利用政策便利转变教学理念;接着是资金和资源。要合理配置地区之间的小学英语教育资源,在初期适当地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建设的投入,例如多购置一些教育用具、教材,提高英语教师的薪资待遇,加大引进专业英语教师的资金投入等,解决农村地区英语教育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再科学管理小学英语教育体系。
(三)根据地区学生情况规划教学方案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情况不同,一味采用城市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并不合理。因此,农村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办学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于许多农村地区的办学资源有限,教师会将不同年龄的学生集合在一起教学,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测试,根据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和了解进行划分,不同群体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变化,等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为一致时就可以重新合在一起,节省教育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作为英语教学的题材,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以农村的生活作为学习的主题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例如学习一些农村动物、习俗活动的名称、内容和感受等。
(四)转变教育观念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在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建立对英语的正确认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多利用身边的生活和事物作为教学的主题,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有趣。在讲述到“festivals”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节日时家中的习俗和习惯,在课堂上讨论和分享。
对于整个地区而言,教师还要构建出完整的组织体系、环境体系和课外体系,将英语教育纵深化,打造优质的课堂构架,尤其是将英语教育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和家庭了解到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和教育机构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还要在农村地区宣传英语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加支持学生学习英语,学好英语。
三、结束语
综上,英语教育十分重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水平要从政策、教育资源、教学、经济等方面进行改善,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问题及思考[J].才智,2020(01):76.
[2]黄兰兰.农村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发现状与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8(19):31-32.
[3]刘芳.关于全面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7(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