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陈娟
[导读] 小学生培育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非常重要
        陈娟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
        摘要:小学生培育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非常重要,不仅仅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更多语文写作所需要的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更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通过这种文字的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对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向往,对于阅读中的情感流露产生强烈的共情。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探索时期,对于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生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而在小学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是非常有限的,难以赋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文化食量,因此他们还需要寻求更多更广更全面的阅读体验。在这种背景下,拓展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可以培养阅读习惯有效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舒缓身心,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项学习教育活动,更是一种兴趣爱好,对于喜欢阅读学生而言,课外阅读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外阅读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以课文阅读兴趣为导向,鼓励学生在课下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使课外阅读的过程更加有效地实现其价值作用,那么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愿意去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而不是在一种学习压力的逼迫下被动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帮助学生们在阅读中发现有趣的一面,并且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诉求、内容丰富,教学价值高的阅读作品,而不是一些枯燥乏味或晦涩难懂的文章或书籍。小学阶段阅读水平还没有到达一个较高的段位,因此基于兴趣进行阅读导学引入可以让学生更有阅读学习的动力,养成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1]。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其中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延续学生的兴趣点,给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童话故事拓展阅读,逐渐培养延伸阅读的好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活动
        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给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一些可以全员参与的阅读活动来带动学生们整体的阅读意识。在家校联动中可以开展“家庭读书日”,家长可以配合课堂实践的要求,放下手机,与学生一起拿起课外读物进行同步阅读,在整个家庭阅读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加乐于阅读课外文章。

在班级内可以开展“主题课外阅读角”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每个人都需要向大家推荐一个自己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课外文章或书籍,在主题班会中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书籍的借阅开展“读书漂流瓶”活动,学生可以将一些课外读物带到学校里来,在班里腾出一个角落作为漂流站,学生在这里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相互借阅,然后按时归还读物。在学生都热衷于课外阅读的大环境下,能够烘托出课外阅读的良好环境,在多种多样的课文阅读活动中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三、提高阅读数量和质量,总结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阅读数量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有计划地制定课外阅读进度,例如利用几天时间阅读完一本书籍,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积累的数量。但只注重阅读数量也是不够的,否则课外阅读就成为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收获相应的知识,实现课外阅读的价值。因此学生还应该重视阅读的质量,选定一个课外读物后进行精读,并且总结阅读的心得体会,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体现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力。在读后感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不断总结阅读经验,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2]。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课本文章《小英雄雨来》时,由于这是一篇节选的课文,学生可以在课下寻找完整的全文进行阅读,向课堂阅读一样细细地精读文章,将课堂中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四、甄选合适课外阅读内容,课内阅读进行良好衔接
        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但其内容却良莠不齐,有正面积极的读物,也有低俗无聊的读物,学生在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阅读素材时,常常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不留心就会误入一些低劣的网络小说的陷阱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应该承担起帮助学生甄选课外阅读内容的责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选择真正适合学生年龄段和阅读水平的读物。教师可以定期出一些课外阅读推荐读物给学生,让他们在其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此外,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与阅读相衔接,实现阅读教学的良好衔接,如在学习五年级课文《牛郎织女》时,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民间神话故事产生兴趣后,可以在选择其他民间故事进行阅读,在复习的过程中将这些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贯穿阅读思路。
        五、结束语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许多优势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阅读活动中,并且可以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进行联动学习。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不仅有利于阅读能力提升,也有利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文文, 张文玲.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与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5):53.
[2]刘吉才.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浅谈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有效策略[J]. 新教师, 2019, 85(01):2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