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美龄
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628000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对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学习数学知识,使我们的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1 倾注情感,创设爱学的心理氛围.
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否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认知状态,还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状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倾注情感,充分发挥情感效应,给学生创造爱学的学习氛围,使班上更多的学生爱上学数学.
案例1:“指数函数”的教学片断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是谁说的?
学生中有个别同学能回答:陶渊明.
师:那么如何把“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教师的提问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顿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家纷纷议论,教室充满活力.
有的学生问道:春天的花草每天都在长,是每天平均长?还是先慢后快?或者是其它情况?
师:我们不考外界因素的影响,按百分比增长,假设花草每天按1%增长,同学们算算一个月(按30天计算)以后长了多少?
生:假设现在的大小为1,
师:由该函数可以计算出一个月后丢掉了多少?两个月呢?一年后呢?
学生很快用计算器算出,一个月后大概是0.73,两个月后大概是0.5,一年后是0.03,学生惊呼太可怕了.
师:数据最有说服力,成长和后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不要小看课堂上的认真和懒散,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学生热烈鼓掌!
师:我们用数学诠释了陶渊明的名言,让我们有很大收获,同时我们还得到两个函数

,这两个函数的自变量

在指数的位置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指数函数…
在这段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特个性和情感体验的人,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爱学的氛围中学习.
2 寓教于趣,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根据数学这门课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寓教于趣,不仅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还要善于使我们的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生动的、有趣的学习环境.
案例2:“弧度制”的教学片断
上课铃响后,老师手拿一把折扇不慌不忙地走进教室,“唰”的一声打开悠然的扇起来. 此时天气正冷,老师的举动让学生满头雾水,满眼诧异,课堂教学就在大家疑惑之中拉开帷幕.
师:将手中的扇子一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
生:齐声回答“扇形!”
师:扇形是怎样作的?
生:将圆剪出一部分.
师:如果要使做出的折扇最好看,应该怎样剪呢?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有的却无从下手.
师:谁做的扇形最好看,我们便把它叫做黄金扇形.
有的同学顿时惊醒:“黄金分割率”.
师:“对,只要剪出的扇形面积和剩余部分的面积符合黄金比例0.618即可,那么如何求扇形面积,以及剪出扇形圆心角的大小呢?学完本节课,希望同学们能轻松地得出答案.”
至此,同学们恍然大悟,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然后就开始了“弧度制”的学习. 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轻松掌握了弧度制的概念、弧长和扇形公式.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老师又提出新授课前的问题:“谁能给出黄金扇形圆心角的求法?”
经过短暂的思考,有一名同学走上讲台给出讲解:
.png)
由一把折扇贯始终,教师以满腔的热情感染学生,高超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给学生创造有趣、乐学的学习氛围,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 指导学法,创设好学的心理氛围
.png)
解法1是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法2是二次函数求最值,解法3是导数求最值。当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力求学生从多种解法中选择普通的常规解法,同时注重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可能总是很快取得成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应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培养相信自我、敢于挑战、学会忍耐、抵抗挫折的能力。课堂中,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让学生认识逆境发生的起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正确认识逆境,从而锻炼应对困难的能力。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战胜困难,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在困难中体验成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进取精神。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激励,这种鼓励的正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有了这些情感和信念,学生就多了一份学习的动力,会逐步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