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提高教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司双庆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升教师素质,
        司双庆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656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在提高教师教研主体意识;丰富教师学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拓展多种教研交流渠道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提高教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师、教研、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教研活动徒具形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教师热爱教研,乐于教研,是我们当前亟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除了要给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环境之外,更要提高教师教研的主体意识,大力开展自主教研,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内心的需求。只有这样,教师的教研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认清形势,确立教研的主体意识
        1、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教师搞教研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难题;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是为了教与学的行为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唯有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俯身科学研究,才能真正辨别是非,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
        2、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面向实践本身”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教材的传授者,又要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开发者。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师资建设的时代命题。
        3、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幸福的源泉之一。
        教师的事业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幸福是在工作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它体现在师生水乳与共的理解和关怀中;体现在自我超越感以及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中。教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投身于其中,可以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喜悦。
        二、丰富学养,积蓄教研力量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首先要有学习能力。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教研之路才能走得更长远,更持久。
        1、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树立育人新观念。
        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澄清教育的本质观、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方法观、终身教育观等等。我们只有踏实研究,努力践行,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2、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我们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去实践,能使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修养得到迅速提高。教师要多阅读教育经典,并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体悟和发展新的教学智慧与经验。
        3、向优秀教师学习,汲取教育教学新智慧。
        优秀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先进代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我们可以通过看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示范课,说课、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智慧,使我们尽快赶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迅速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民教师。


        三、立足校本,发展教研能力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研究对象,并将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期改变学校目前的现状,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立足校本教研,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反思能力。
        首先,教师应从本职工作中寻找问题,加以研究。这是教师进入教研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如:如何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其次,教师要多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如: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为什么有些学生不交作业等等。教师要学会对教育教学现象画问号,养成遇事勤思考的习惯。
        2、树立批判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实践中去发展、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要学会在实践中去思考,去创造,去感受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教师还要学会不断地批判自己,改进自己不合理的做法,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方式、方法,推进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
        首先,教师要批判地看待教育教学理论。理念和方法总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更新的。批判地看待理论,并不是要我们对教育理论评头论足,而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对照进行反思,并运用反思结果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专业能力获得长足发展。
        其次,批判地分析教材。我们可以从教材的特点以及教材的处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教材特点的分析可以运用对比的思路,即比较新老教材的不同点。如: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哪些变化;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了哪些不同于以往的问题,设置了哪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等等。针对新教材的这些新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教案去达成这些新目标等等。
        第三、批判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要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
        四、拓展教研交流渠道,提高教研水平
        1、与本校教师交流
        本校教师熟悉学校的教学情况,对本校的教与学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和优秀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教育智慧,与他们交流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给人以启迪,更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2、与他校优秀教师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外出学习、培训、优质课观摩等机会,多与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交流。这些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新的教育理念,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思维。
        3、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教育在线、人教论坛及各种教育教学网站等等,学习各种新知识、新理念。另外,优秀教师的博客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都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正确的引导,又需要学校提供宽松、优质的教研氛围,更需要教师自身教研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学养,立足校本教研,拓展多种教研交流渠道,是教师提高自身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袁桂林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沈英编著:《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邓涛主编:《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