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冯道良
[导读] 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不但对学生学习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
        冯道良
        西城中学 四川凉山 616650
        摘要: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不但对学生学习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还有助于推动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与深化,而学力值的有效分析则能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同时还能帮助学校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基于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学力值的基础理论依据,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为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学力值;初中教学管理;应用策略
引言
        学力值的分析应用对初中教学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教师站在宏观角度把握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顺应新课改要求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最大化实效性价值,强化学力值理论依据的分析力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大数据管理思维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与整合,以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1 学力值的基础理论依据
        基于学力值基本运算公式,每位学生的考试测验总成绩最终可换算为20分至80分左右的具体分数,还可以将其视为反映学生整体测验水平的学力偏差值,教师也可以简称为学力值。学力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学习成绩在考试排名中的大体位置,但相比于传统考试排名方式,学力值排名只突出强调学生自身学习成绩波动性,其他学生测验成绩变动带来的影响较小,并且也不会造成学生自身学力值随之发生同幅度变动,两种排名方式本质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与此同时,在学力值运算公式中平均分数与学生参考数量占据重要地位,对学力值最终运算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计算偏差过程中学力值不仅能降低平均分数与学生参考数量对学生自身的实质性影响,还能有效避免传统排名方式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整体考量测验分数、测验难度、测验排名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自身综合学习能力评估的可靠性。
2 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1 学力值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在传统考试成绩排名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测验成绩为标准将其进行分层,且学生所在层次也会随着测验分数、名次波动发生变化。在初中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具有明显波动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明确各阶段考试中自身总成绩以及排名应实现的具体目标,为学生提供朝向优秀层次进步的动力,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仅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具有准确性,而对于基础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却很难客观评价其应划分的学习层次,无法判断学生与优秀层次间存在的实际差距,仅能通过表面或教师主观意识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无形中加大教师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尤其是针对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的教师。


2.2 学力值在学生学科平衡中的应用
        从整体上判断学生学习水平对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整体分析学生学习能力时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测验成绩展开综合分析。由于部分教师受我国应试教育影响,对学生中考录取分数线重视度较高,而应用学力值对学生实现学科平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师分析应用学力值引导学生各学科达成均衡状态。另一方面,利用学力值还能促使教师更清晰直观地掌握学生各学科实际情况,突破传统考试成绩系统分析的局限性,同时还有利于教师站在宏观角度,结合学生各学科强弱程度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管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借助学力值变动帮助学生提高偏科数据,还能将教师的补偏效果全面体现出来,真正推动学生朝着学科均衡方向稳步前进。
2.3 学力值在学生发展中的应用
        在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不但应高度重视学生日常学习成绩,还应注重从长远目光出发利用学力值分析学生未来发展空间,长时间观察与检测学生成绩学力值变动情况,具体可采用excel图表的方式将学力值波动性体现出来,若学生学力值曲线呈上升状态,证明教师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显著成效,而学力值处于水平状态或下降态势,则证明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但在传统成绩分析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平均分数、名次变动进行整体考量,也无法更客观分析学生进步情况以及教学效果,而学力自身原本就具有的发展性则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具体进步情况,高度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另外,通过学力值曲线波动情况还有利于教师预估学生中考成绩的大致水平,有方向性地引导教师以中考要求为标准指导学生良性发展。
2.4 学力值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应用
        学力值不仅适用于同年级学生同幅度比较学习成绩,还能综合考量不同年级学生学力值整体变动水平,有助于教师更直观地感受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客观规律性。通过检测学生学力值不难发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生成绩主要在七年级下学期、八年级下学期以及九年级下学期三个阶段呈现明显两极分化现象,在这三个阶段前后学生学力值会发生较为频繁的波动起伏,尤其针对学习能力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波动更为显著,既有一跃上升为优等生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一落千丈始终停留在下降状态。尽管传统分析方式也有助于教师掌握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情况,但部分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却未充分注重学生分化现象,也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活动,从而导致学生在后期学习阶段处于不利局面。
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学力值的研究应用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与完善,最大限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初中教学实际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群体、学生学科平衡、学生发展、不同年级学生等方面着手研究学力值的有效应用,将学力值数据分析与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基于学力值数据基础促使教师寻找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良性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卡.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12)
[2] 丁富春.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认识[J]. 学周刊. 2019(13)
[3] 郑秀梅.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策略与探讨[J].  华夏教师. 2019(07)
[4] 程慧.学力值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名师在线. 2020(03)
作者简介:冯道良,1966.5-,男, 四川省越西县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单位:西城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