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銮成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街小学 618000
【摘要】科学在小学的教学科目中非常的重要,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提高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贯彻“做与思”的观念,注重把“做与思”落实到实处,使学生们有效的把“做”与“思”密切结合起来。本文概要介绍了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做与思”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做与思;有效融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时,把“做与思”进行有效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要引领学生贯彻“做与思”的观念,只有把“做”与“思”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
一、层次设问,启动“做与思”融合意识
要想实现“做与思”之间的有效结合,教师合理的进行层次设问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在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层次设问,建立合理恰当的科学场景,在研究和处理科学问题时,能够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做与思”相结合的观念,在“做与思”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掌握科学知识。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到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内容时,要开展实践活动:测量水的温度,那么在这一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教与思”的结合,从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设问,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整个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步骤流程[1]。把实践内容同理论知识相联系,首先由老师向学生展示一遍具体的实践过程,把课本中不容易理解的、乏味的内容同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对学生展开层次设问,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在老师进行展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认真的进行观看,并充分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可以使得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的思考处理问题。之后,教师要有目的性的引领学生来展开实践,让学生对实验的步骤流程、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亲手操作来测量水的温度。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向他们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并让他们在亲手测量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科学知识,并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让学生树立“做与思”相结合的观念。
所以,在科学的课堂上教师进行合理的层次设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科学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做与思”相结合的观念,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
二、深化互动,激活“做与思”融合思维
教师在引领学生把“做与思”相结合时,要掌握班上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学生的情况出发,来合理的设计教学安排,教师在成立学习小组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在课堂上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做与思”思维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2]。
比如说,教师在讲到《电》这一章节内容时,其中有一个课题为“点亮小灯泡”,那么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要设计好课堂内容,加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班上每个学生“做与思”的结合思维。因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点亮小灯泡”的实践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组学生相互合作探讨,运用相关的实验器材和理论知识来开展具体的实验操作,组内同学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实验顺利完成。当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教师要留意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从中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小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开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解决,使实验顺利完成,点亮小灯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研究和探讨使问题得到解答,从而促进学生“做与思”的结合思维。
所以,小学教师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每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把“做与思”进行完美的结合。在把这两者进行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做与思”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接轨生活,提升“做与思”结合品质
小学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内的知识同日常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的重要性,科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而领悟到生活中的科学。学生在“做与思”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理解科学知识,能够对日常中的科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促进“做与思”结合品质的提高[3]。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到《溶解》这一内容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那么在这一课题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同平常的生活相结合,并向学生布置合理的实践活动,让班上每个学生都选择一种比较常见且普遍的物质,并对这种物质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以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学生在具体操作或是观察结果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自主完成布置的任务,学生还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状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再开展实验研究,从而解答自己的疑惑,而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尽心统计上报。教师可以以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展专题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展开深入的研究探索,再把课堂和日常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做与思”结合品质的提高。
所以,把课堂中的科学知识同日常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做与思”的结合,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更加熟练的同时,也能合理的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日常中的现象,或者处理日常中的问题,促进“做与思”结合品质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高科学教学的能力,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前所未有的热情[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再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做与思”的结合,采取上述方法和手段,严格贯彻落实学生“做与思”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红兵.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8, 28(05):21-22.
[2]苏丹丹[1].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 读书文摘(中), 2019(2):0178-0178.
[3]娄隐.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做与思有效融合[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7):0296-0296.
[4]张奇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反思[J]. 明日, 2018(6):24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