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吕雪芹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
        吕雪芹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音乐教学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它的的确确在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教师在这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对于老师的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掌握一个好的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进而研究和探讨小学老师的教学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正文】众所周知,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聆听和欣赏,提升自身对于美的感受和品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闲暇之余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而好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发掘学生的音乐的潜力,给学生以更好的课堂体验。正是因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将基于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研究和探讨其导入方法。
        一、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音乐教育对于启迪小学生的智力,塑造人格,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对小学生音乐教育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说到底,音乐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我国许多的小学音乐课往往设置在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采用“填鸭式”的刻板的教育方式,按部就班的教授课本内容,都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和体验能力。基于这种现状,良好有效的导入方法尤为重要,,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的改变也迫在眉睫。
        二、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的重要性
        2.1良好的导入方法,有利于塑造小学生的性格  
          音乐对于人的性格形成有积极影响,这是一个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的说法。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而言,此时正是他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性格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春晚节目《迎宾曲》就是由上栗县一群11—16岁的聋哑孩子们表演的。听不到声音,也不会说话,被社会抛弃的孩子们,在音乐老师邓志萍的引导下,学习音乐,组建鼓队,从而学会了团结与配合,也在音乐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生活的热情和自信。
        2.2良好的导入方法,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培养音乐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好奇心是十分强烈的,如果老师能够做好课前导入,就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使其兴致高昂、精神活跃,接下来的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 现代科研结果证明:音乐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并对其一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思维不是简单的通过老师几首歌的教学就能够培养出来,它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分析
        3.1疑问导入法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的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在他看来,二者相辅相成。小学生们虽然缺乏认知能力,但童年时期他们的天性也是最自由的时刻。在这个阶段,他们会非常依赖教师,与此同时,他们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生,并且尽力引导。
          例如,在学习小学音乐《小鸟小鸟》时,向学生们介绍小鸟的生活习性,提问学生所知道的小鸟种类,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们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想象自己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仿若身临其境,从而使他们认真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3.2因材施教导入法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仅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且也要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首先是要对学生们的特长加以引导,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所长。例如在教学唱歌时,在学生们学会后,就分部分让学生表演。有的擅长伴奏,有的擅长乐器,有的擅长舞蹈等,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自己演绎的方式,相互合作,既让学生们有了参与感,又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其次,在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同时发现自身特点。开设小学音乐课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在相互合作完成唱歌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更好的认识自己。
        3.3回顾导入法
          中国有句古语“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告诉我们:基于旧知识的深刻理解上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而回顾导入法强调的就是“温故”。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更要重视内容的有效性。要想学生更好的掌握学过的音乐知识,回顾导入法必不可少。在开始上课时,将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同时引出本节课所学知识,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在学生们的复习和巩固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结语】音乐的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良好的导入方法能够事半功倍。不管是疑问导入法、因材施教导入法,还是回顾导入法,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发掘学生们的音乐潜力,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思维,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只有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可,促进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战沛娜.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新课程,2020(26):87.
        [2]郭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37-238.
        [3]张爱光.快速抓住孩子的“耳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家长,2019(18):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