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集权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团田中学 679113
摘要:做题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在反思的基础上实现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学,在不断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综合探究能力以及数学反思能力等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浅谈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题;成因;教学策略
Abstract: making questions is the best way to test whether students master knowledge or not,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and deepen students' memory of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deeply, realize initiative and creative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such as mathematical oper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inquiry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reflection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rror prone problems,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rror prone questions; causes; teaching strategies
引言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着一定的逻辑性以及复杂性。其中易错题的现象值得去思考与探索,特别是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成功避免让学生犯重复性的易错错误,其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上省时省力,并在考试中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从而形成教学相长。
一、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成因
(一)学生缺乏自主计算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这些科技类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计算辅助工具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开展计算题学习的时候往往不去运用计算思维进行手动计算,而是借助多种计算工具进行解题。这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思考环节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自主计算能力,一旦到了考试时,学生脱离了计算工具的帮助,就会错误百出。
(二)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足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有着具象化和形象化的特征,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较为吃力。与此同时,初中生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在面对新的理论知识时往往会感觉到困难,计算题特别是初中应用题不仅仅考验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还考验学生的文字解读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产生错题是因为学生审题不认真或者审题有误导致的。在应用题方面学生经常会看错问题,或者判断错应用条件,最终导致应用题丢分。应用题在初中数学中占的分值比较大,一旦计算有误就会导致学生大幅度失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往往会觉得是数学太难了,自己认真计算了也学不会,从而容易放弃数学学习,数学基础打不好,从而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教学策略
(一)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无论讲授哪些知识,教师都需要以学生们为中心。应用题教学的实施包括课前准备、新知讲解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其中,课前是教师把握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好上课准备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候,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面做好准备。具体地,我首先会对学生们的解决应用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把握学生们的学情,同时立足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易程度适当地,且具有趣味性的应用题。其次,我会立足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们编写极具生活性的应用题,借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们在生活经验的辅助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应用题解决水平。
(二)通过错题整理指引学生反思
初中时期,学生普遍喜好玩闹,这也使得其在数学学习时,无法良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与反思。同时,由于初中生的解题思路不够清晰,常常马虎大意,造成一些数学题反复错。而错题整理是降低学生做题错误率的重要方法,当前错题本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教育当中,其不但能帮助教师弥补教学缺失,促使数学教学效果得到良提升。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到自身的知识盲点,端正其学习态度,促使其养成错题整理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引学生总结自身的易错题型,并将其制作成册,详细记录自身的错误原因以及正确步骤。使初中生能够深刻地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让他们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便捷和正确地解答同类题型,进而帮助其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加强对学生易错题型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计算失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学生的易错题目类型,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从而降低学生的计算失误率。
参考文献
[1]赵慧敏,苏万琴,甘永莲.浅谈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35):55.
[2]苏万琴,甘永莲,赵慧敏.初中数学易错题错因分析及纠错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32-233.
[3]朱成宏,李凤花,甘永莲.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19-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