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有兴
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的社会挑战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时代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需要顺应当前的时代需求,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意义十分重大,他既是学生的启蒙人又是其领路人,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展开管理工作。为了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班主任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推进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思考
小学生正是建立三观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还不够成熟,在这当中如果养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那么在其今后的一生当中都很难扭转过来,所以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除了要传授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开展德育工作教会他们做人的一些道理。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举措,这能够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在学校生活中,除了同学,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了,其中以班主任相处最多,因为班主任除了要负责所任课学科的教学以外,还要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帮助等。想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让学生虚心接受德育教育,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德育教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教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部分小学班主任的思想还停留在以成绩为重的阶段,认为管理班级学生的重点应该是紧抓学生的学习和成绩,以至于很多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甚至很多班主任在接到政教处下达的德育教育目标的时候,根本没有重视起来,多是走个形式来应付差事。班主任在制定德育教育计划、组织德育活动、执行德育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以至于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欠缺。
2.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一些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往往拘泥于形式,无法切实保证工作的效果,大多是组织一些德育班会等进行说教,十分缺乏创新,台下听的学生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将其记在脑子里。这种“说教多过行动,形式多过内容”的德育工作方式是十分不可取的,它无法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落实到位,学生也很难从中得到道德素质方面的提升,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切忌“假大空”,应当从细节处、从身边细微的小事方面下手,带领学生切实地理解和感受德育。
3.德育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
我们之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希望培养出人格健康完善、心理素质上乘、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但很多小学班主任会觉得对小学生谈什么德育还为尚早,认为德育主要靠其后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执行,所以他们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往往只是片面地停留在学校层面,很少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小学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想要把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落实,除了要依托学校这一德育主阵营外,还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实现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建议
1.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细心观察他们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虽然学生们每天接受着同样的教育,但是其效果大不相同,因为对于同一个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用。作为班主任,应当要仔细留意班级里面的大小事务,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借此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入手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借此提高自我品格。
对小学生来说,可能光靠言语上的表达难以让他们领悟到德育教育想要传达出的道理,教师可以通过行动来让他们了解。比如在日常管理班级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到教室里面走动,跟同学们进行一些随意的聊天,以平等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针对他们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给予一定的解决建议,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不再畏惧老师。当发现某些同学存在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的时候,教师应在发现问题的当时就及时制止他们,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惩罚措施,希望以儆效尤,将他们的不良习惯扼杀在摇篮里,今后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制定班级行为守则,通过规则来约束学生,让他们逐渐养成好的习惯,改掉不良习惯。也能够在无形当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易于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2.允许学生犯错,在错误中对其进行教育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或多或少的错误,人需要通过犯错才能够成长,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他们来说,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犯下一些或轻或重的错误,作为班主任,遇到学生犯错第一反应是不应该批评他们,而是应该晓之以理,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帮助他们在错误当中吸取教训,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比如说很多小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以后都会产生一些厌学情绪,甚至还会编借口欺骗家长和老师,借机溜出去玩,这样的现象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所以当发生这种事情,教师应当与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查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动机,并通过德育教育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保证今后不再出现这样的行为。
3.引导小学生彼此之间多多交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
学校经常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意义,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加彼此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锻炼他们交流与表达的极佳机会,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当在班级内部主动引导他们互相之间多多交流互动,鼓励学生们踊跃参加这类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当中增强其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也有助于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比如说这些活动在制定的时候都应当有一个核心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制定活动内容,小学生比较好动,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实践类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课本剧、演讲比赛之类的,一些同学可能会因为胆怯而没有胆量参加,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始前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他们意识到参与就是胜利,已经是比很多人优秀的表现了。在拔河比赛这样的活动里面,学生们通过齐心协力比赛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让他们在互相配合的过程当中增进了感情,学生们也意识到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这类无形之中的德育渗透,也让德育在学生的心里面悄然扎根。
结束语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思想不够成熟,在看待一些问题上面比较稚嫩,处理问题也时常不够妥当,所以十分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来引导其往正确的方向迈进。德育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进存在着诸多障碍,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果只依赖言语方面的教育,那么很难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还会弄巧成拙,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 教师应当通过一些行动从细节处、从身边细微的小事方面下手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克熙.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3):195.
[2]刘新梅.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35.
[3]刘聪.浅谈小学班主任的智慧治班之路[J].科技资讯,2020,18(21):200-202.
[4]久西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J].科普童话,2020(2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