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杨紫韵
[导读]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核心素养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界的热词
        杨紫韵
        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核心素养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界的热词,各个学科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予以了高度重视。虽然阅读能力并非数学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甚至可以说,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数学阅读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讨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重点在于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出谋划策,以期实现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初中数学;阅读能力;优化
        引言:新课程标准格外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就数学而言,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事实上,这六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基础和前提。而对于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不仅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准备了条件,还有助于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此时,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界定
        数学阅读终究也是属于阅读的一种类型,与语文阅读及其他学科的阅读有其相似之处,自然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数学阅读在具备阅读的共性前提之下,还有其特性。阅读的共性如阅读主题的自主性、阅读实践的探究性、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以及阅读结果的差异性众所周知,本文重点则是讨论数学阅读的特性。首先,数学的学科特性就决定了数学阅读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其次,由于数学阅读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学生将读、写、练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阅读时需要特别仔细,特别认真,一般都有精读的要求,不可选择跳跃性阅读,此外,数学阅读材料中通常融合了多种语言如文字、符号、图形等,因此,考虑到数学阅读内容中需要频繁转换语言形式,对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最后,对于不同的阅读群体,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数学阅读呈现的特点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以元阅读能力作为辅助参与阅读过程。加之视觉感知是阅读的第一反应,由于数学阅读材料较难,需要眼睛长时间停留在文本上,极易造成眼睛疲劳,这就加大了数学阅读的难度。
        虽然数学阅读的分类方式千差万别,但总结起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标准基本一致。首先,数学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并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为准确解题创造条件。其次,数学阅读要求学生具备较快的阅读速度。也就是说,阅读数学题目时应该又准又快地把握题干信息。最后,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对学生就题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其实这才是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正是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十分重要。终身学习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每个人自主学习的意识都不断增强,而阅读能力几乎可以说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对于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因为数学阅读材料的设置本身就考虑到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重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全方位的渗透就进一步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创造了可能。此外,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的有效提升,对于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增强也会大有裨益,为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必要。虽然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但当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关键原因在于师生们对于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尚未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认识。很多数学教师既没有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力度,更没有为学生的数学阅读提供相应的指导。初中生本身对于数学阅读就没有兴趣,缺乏自主阅读的动力。

读都不愿意读,阅读能力的提升更是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第一,重点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动机。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来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也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根本要求。学生不喜欢数学阅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内容枯燥乏味而又晦涩难懂,这时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来着手解决问题,首先应该设法提高数学阅读的趣味性,为学生补充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或者名人故事,这样的文化成分的加入通常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例如将阅读材料制作成动画或小视频,或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视频课程进行。最后,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其阅读质量的必要条件。正如前文所言,数学阅读文本融合了文字、符号、图形等多种语言形式,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着语言的转换,保证思维的灵活度,并综合运用读、写、练的多种技能。而数学语言本身严谨准确的特点则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格外认真,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当然,这个过程中更要保证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时刻在线。也就是说,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多动脑多思考,另一方面就时要求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有所规划,有所收获,并坚持阅读。
        第三,优化阅读技巧。数学阅读技巧的优化主要就是指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综合运用通读、细读、精读等多种方式,根据阅读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阅读方式。此外,数学阅读的特性要求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还要配合练习,注意记录。事实上,阅读技巧的掌握和优化都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实现的。阅读的数学内容多了,自然就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时候应该精读,什么时候又应该细读,进而就能做到灵活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特征”这节课程时,平行线的特征有: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3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本节课程所学的平行线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判定两条线是否平行,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行线的特征,需要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化,通过对性质进行简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性质1来说,可以直接转化为两条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于性质2来说,可以简化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对于性质3来说直接简化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通过引导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化,能够便于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第四,拓展阅读途径。拓展阅读途径的初衷就是要求学生不要把数学阅读局限于数学课堂,还应该重视数学的课外阅读。当前的网络技术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数学阅读的资源得到了丰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便捷的条件,去阅读更多的数学资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路。借助网络的便利条件,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也越来越方便。这时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阅读不同专题不同系列的数学书籍,在开阔自己的视野的同时也能有助于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目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由于中学教师不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又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学生阅读动机的激发和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优化。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拓展学生的阅读途径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黄玲侠.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国际公关,2020(08):105-106.
        [2]石友梅.以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为导向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94.
        [3]漆方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阅读指导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