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建军
[导读] “立德树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王建军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生德育的核心素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高中体育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体育教学;德育;路径探析
1前言
        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社会的更好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其德育的功能尤为重要。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各地区中学都在进行改革发展,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下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
        体育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主要阵地,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理念的渗透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还可以提高体质健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理念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多存在于教科书上,存在于教师的教案上,对德育理念在教学中实际应用渗透的很少,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我们新课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路径分析
2.1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体育课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学生的道德观念。体育课授课内容广泛,项目种类较多,不同的项目对学生的教育理念也不一样,例如:武术教学中提倡武德教育,在比赛和表演之前和比赛表演结束都会有礼貌手势,这就是德育的一部分;比如球类项目,三大球,它体现的就是一种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比赛场上的作风以及训练风格这也是德育的一部分。体育是集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等特点于一体,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体育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2]。通过参与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在平时的上课和课外活动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的表率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在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要注重自己形象的建立,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很多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所以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很大。德育作为立德树人中最重要的一项,树人先立德,以德为先充分展示了德育的重要性,也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授业者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培养学生成才,一个道德品质不行的老师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是学生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引导人,对学生影响很大,所以要加强对教师形象的建立和维护[3]。
2.3结合项目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项目种类众多,每个项目各有特点,有我们常见的三大球、三小球、也有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体能训练、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几百个项目。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加强对学的德育教育。比如网球项目,我们可以从他的起源讲起,网球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一项绅士运动,打网球必须要穿有领的T恤,这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网球运动的特点所在。

再比如武术项目,武术种类繁多,分类也比较繁琐,但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从古代发展至今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在里面,武术运动起源于古代的战争,发展到现在主要是以健身和表演为主,该项目强调武德和以礼服人,这不正是德育教育的内容吗?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结合各个项目的特点进行教学,把德育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真正的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
2.4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体育社团是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和比赛的主要路径,通过体育社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好的路径。体育社团分为学生自发组织和学校组织的社团,中学体育社团性质是公益性的,以服务广大师生为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可以使自己得到锻炼,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参与社团活动又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磨炼自己的耐性,激发锻炼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体育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很多的比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大大小小的比赛可以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又可以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比赛会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制度,学生通过遵守比赛规则和制度,可以培养他们公平公正、尊重对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识。
2.5体育评价过程中注重德育评价
        体育课学习之后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十分关注自己的成绩,而体育评价过程却是评价结果的关键,学生在充分的了解了体育评价标准之后,就会不断的努力,取得一个好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体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把德育教育纳入到评价过程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品行,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底。新的评价机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更是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外活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形成了课上课下、技术与品行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提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注意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表现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的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利用体育课程的独特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人。
2.6扩大体育名人效应
        体育名人是当代大学生特别关注的人物,这些体育明星他们既是运动健将,又是公众人物,利用体育名人的光辉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4]。体育名人之所以能够出名,除了他们优秀的运动成绩之外,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他们必备的一个条件,通过对体育名人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对他们的成长之路进行报道,充分的利用学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比如,我们熟知的网球冠军李娜,我们知道李娜夺得了2010年的法网冠军,在决赛阶段第1盘他是落后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调整战术,最后赢得了比赛的胜利,通过他的事迹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他强大的心理素质,还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名人不仅仅是指世界冠军、全运会冠军等等,学校同样也有体育名人,学校运动会以及各种球类比赛等同样有成绩出彩的人,他们也是学校里的体育名人,对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以及生活过程中的事迹进行报道,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借鉴,督促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3结论
        从“立德树人”的视野看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结合项目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德育教育、体育评价过程中注重德育评价、扩大体育名人效应等。
参开文献:
[1]蔡野.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田径,2019(09):60-61.
[2]胡芳君.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科技资讯,2019,17(14):123-124.
[3]陆鑫.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J].运动,2019(02):54-55.
[4]刘鼎汉,刘勇,李波.当代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