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写促读”的九年级语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陈丽芳
[导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读写结合逐渐成为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指导着语文教学实践工作。
        陈丽芳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民和镇五里初级中学,江西 南昌 331700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读写结合逐渐成为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指导着语文教学实践工作。读写结合包含“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两方面。但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关注到了“以读促写”而忽视了“以写促读”。以写促读是加强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需求,探讨了“以写促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九年级;“以写促读”;语文教学
        一、“以写促读”的相关释义
在理解“以写促读”的含义时,首先应该明确,“以写促读”以“读”为目的,以“写”为手段,通过写的方式达到深化阅读的效果,究其本质,以写促读的重点在于读,写始终服务于阅读。“以写促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广泛意义上的含义,即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写下自己的想法或情感体验等,通过写促进对作品的进一步思考,这种“以写促读”便是我国古代文人以及胡适、鲁迅等现代学者提倡的读书方法,适用于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的阅读,适合各类阅读群体。另一层含义就是立足于语文教学的“以写促读”,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设置一些有价值的、有技巧的阅读任务,以此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自觉思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它是审美教学层面的阅读方法,要求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强化阅读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学生的阅读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巩固与提升,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综合进步。语文教学中的“以写促读”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教师走出“思想一内容型”这一传统阅读教学思路,更快地走上“审美鉴赏型”阅读教学之路;它可以使阅读教学更好地实现由“写了什么”到“怎么写”的教学层次的提升。
        二、“以写促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写法运用,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在以前课文中出现过的、在本篇课文是重点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以此考查学生是否对这种写作手法完全掌握,误解在何处,然后再以本篇课文为例,纠正学生对该写法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该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课时,这篇课文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写几句话,在分析梳理小说情节的人物性格特征时,对比学生的作品,进一步分析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写作手法。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师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教师就是一个引路人、向导,而学生基于生活经历的个性解读是阅读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教师在阅读期待阶段利用学生对作者描述对象的空白或矛盾的认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新的体悟,修正自己的认知。当然,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方法有很多,但让学生拿起笔写写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是一举多得的方式。因为“写”本身是一个深入思考调动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将储存在记忆库中与课文相关的画面、声音、文字等信息通过思维整理转化成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与课文内容形成对比,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摘录重点字词句
在引导学生初读一篇文章时,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或难以理解的词语,阻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及时圈画出这些字词,记录到笔记本上,并通过课下注释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进而顺畅地读通文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另外,某些文章中可能会运用细节描写用几个关键的词语体现作者情感的变化或描述对象的特点等,这时就需要学生勾画出这类词并按顺序记到笔记本上,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思路与作者的写作顺序等。例如:在学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重点字词,如:娉婷、鲜妍、冠冕、呢喃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勾画文章的重点字词,通过这些词语以点带面地解读词语背后所体现的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三)通过批注促细读
批注式阅读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批注式阅读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语言进行感知,同时对文章内容、层次、思想情感、重点语句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线条、符号以及简洁文字来进行标注。批注式阅读是精读方法的一种,属于研究性阅读。批注式阅读在形式上包括符号批注、文字批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以文字语言来解释文字的文字批注。文字批注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后,把自己的看法、疑问、收获等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在文章的开头、行间、旁空、页脚等处。文字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它在内容上包括提要式批注、点评式批注、质疑式批注和联想式批注。提要式批注是在初读中圈点勾画重要字词和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点评式批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写下对文本描述的内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褒贬看法,考查和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质疑式批注指的是将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或难懂的地方写下来,然后从下文找到解释或在阅读后向老师请教。联想式批注指的是学生记录下在阅读过程中由课文内容联想到的课外相关知识,这一批注重点在于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从课外阅读的知识进行整合,促进课内外知识的相互影响和迁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写促读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的读写心理,关注学生的读写需求,灵活运用多种以写促读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内以写促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良好习惯,推动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九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菊.借助以写促读模式绽放阅读教学高效之花[J].华夏教师,2016(25):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