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研究建议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柏锐源
[导读] 童话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柏锐源
        云南昆明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童话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童话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会不知不觉的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级尚小,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低,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低。本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对广大同仁的实践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童话阅读的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童话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激发兴趣有很好的帮助。下面笔者对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研究。
一、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将童话故事引用到教学中。在探索童话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童话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意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识字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童话主题来看,动物和植物的故事是童话的主要形式。在童话世界里,各种动植物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与人类交流。这些有趣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充分发挥想象力后,学生可以理解童话的内容,感受自己的兴趣。因此,童话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童话观
        教师在履行职责后,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再教学。首先,有计划地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童话,阅读关于童话的理论知识,研究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意义。阅读关于童话的读物,可以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童话观。与其他教学故事不同,童话讲述的是孩子们心灵的纯洁和纯洁。他们为孩子们创造了儿时的梦想,打开了想象的大门。在童话中,学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丽的?什么是骗人的吗?有什么是丑陋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童话故事也让学生感到父母为他们做了什么,让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也就是说,老师应该认识到童话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童话的价值。
(二)保证原版童话的原创度,减少对原版童话内容的过度修改
        众所周知,童话文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闪光点。原创童话各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和特色。但是,当童话被编入教科书的时候,它们或多或少地被修改以适应教学。一些童话故事由于变化太多而失去了原汁原味。从这些被加工了的童话中,能感受到独特的魅力。笔者认为,要适应教学,在保证原有童话版面的基础上,尽可能不要利用文字、结构、特点的大变化。请不要改变童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对于那些篇幅太大经典童话,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把它编入教材。例如,根据故事的发展,长长的童话故事被分成两个连续的文本。这样就能解决长篇童话的问题。节选优秀童话片段,从中可以选择一些精彩的段落,编成新的童话文本。有时精彩的童话段落会让学生感动,对童话的学习和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教学经验发现,对于长篇童话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使用,对其进行节选即可。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短片童话作品,可进行筛选使用。
(三)擅长插图、音像资料教学
        低年级的童话都附有一幅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文中的插图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文结合是低年级教科书所独有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和老师都喜欢这种安排,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童话产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欲望。除了文字中的图片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像资料配合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课文时,以《乌鸦喝水》为例,鉴于大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真正的乌鸦,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可能达不到指定的位置,老师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体验乌鸦喝水的过程:乌鸦口渴,想要喝水,有一个瓶子中有水,但很少,瓶口很小,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石头装瓶子,然后水位逐渐上升,乌鸦终于可以喝水了。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做任何事情,只要他们用大脑思考的方法,他们就能取得成功。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乌鸦的形象,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文本内容。同时,这种方式也能使学生放松,有利于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四)体验童话的形象美
        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在老师面前表演和表达自己。表演与童话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童话的语言简单有趣。如果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自己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练习,展示童话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一方面可以体验童话的美,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童话《小猴下山》,原来的故事只有小猴。为了使情节更完整,我们可以加上一个更老的猴子角色。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回忆起老猴子是如何叫孩子们下山的。当小猴子两手空空地回到山上时,老猴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小猴子对老猴子做了什么,等等。这样,整个故事显得更加完整,情节的曲折也增加了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表演结束后,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童话观;保证原著童话的原汁原味,减少对原著童话内容的过重修改;提升插图、音像资料教学;体验童话的形象美等措施。童话教学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加强童话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舒婷,彭海林.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教学论坛,2019(05):220-221.
[2] 王晓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06):32-33.
[3] 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258-259.
[4] 刘洋.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读与写(教学教学刊),2016,13(02):100-1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