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辅助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张娟
[导读]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张娟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解原中学,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基于信息技术辅助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导言:
        语文教育在新时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来改进其教学模式。而核心素养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新型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则是当前备受教师欢迎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主要针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的变革
1.1 信息化条件让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获得教学资源的条件比较单一,教师大部分都是直接从教材上来获取教学资源,很难对课堂进行更深的拓展,导致了课堂内容无法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内容的局限性。如果教师想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就需要从很多书籍中来寻找,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初中语文教学教材中加入了很多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如果没有给学生建立起一个很好的历史背景,学生很难理解诗词的意思以及诗人在作诗时候的情感。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找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师获得教育资源的渠道。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找到课本以外的东西,并且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层次地了解课堂所学内容,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加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互动性。
1.2 信息化条件让语文教学辅助工具发生了变化
        受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很多学校在教室内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很多教育部门也十分提倡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辅助工具来完成课堂的学习。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地重要性,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道具来完成教育教学的创新。而且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很多信息教育软件也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检索软件,迅速地查找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或者一词多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辅助工具来活跃课堂氛围,并且也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目标。
1.3 信息化条件下语文教学方式应用的改变
        初中的学生对很多事情有着好奇心理,这一点导致了他们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初中语文课本一般采用黑白印刷,并且其中的插画很少,所以课本的知识很难引起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就应当广泛地应用教室内信息化资源,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实电影来辅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一些人物传记或者小说的时候,可以找相关的电影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通过看电影对书中的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短片,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同时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课文的记忆能力。而且教师也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家长们就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也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学生课下作业的检测任务,也能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在家的学习状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学生被课堂内容所吸引,那么学生的互动性也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并不是乏味的,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信服这个教师,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也会逐渐接纳教师,与教师做朋友,这样无疑是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缓和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
2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策略
2.1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网络课堂
        初中语文教师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开展网络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这一网络课堂上定期布置课前预习内容,保证学生可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也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比如在《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教学方面,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预习任务:(1)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2)文中的重要人物有着什么样的美好品质?(3)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伟大的悲剧”这几个字的内涵?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构建网络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预习兴趣。尤其是教师可在网络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测试,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能够带着有效的问题走进课堂教学中,又能够保证教师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在《伟大的悲剧》一课中,教师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新课导入教学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切实加强导入教学。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导入生动的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一课为例,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来播放历年来奥运会中国跳水运动员们的跳水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被直观的内容所吸引,使其感受到运动员们在获得奖牌时激动人心的情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在这样的导入教学中,学生可以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奠定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基础。尤其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闻编写知识时,学生可提高自身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3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专题讨论
        围绕着某一特殊的问题展开专题性的讨论,这是新型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这一专题讨论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最苦与最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作者对“最苦与最乐”的阐述来进行专题讨论。为了提高专题讨论效果,学生可通过网络技术来搜索更多可以佐证作者观点的资料,然后在实际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高效理解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就在于“责任”这两个字,教师可渗透关于责任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来剖析文本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及理解能力。
3 结论
        信息化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融合信息教学资源等多重方式进行变革,促进了语文教学模式的更新。在信息化教学下,课堂氛围更加自由,同时学生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相比传统的互动形式来说,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互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打破了以往学生教师互动的局限性,同时教学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更新。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专业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向着专业化内涵方向发展。教学形式的信息化促进了语文方式的变革,价值意义重大。因此,现阶段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学生也要改变传统观念,不断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自己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芝.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8):100.
        [2]温金德.探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2):55.
        [3]徐吉红.专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5):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