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阅读中应用评价语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林爱明
[导读] 我们知道,伴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林爱明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七小学 ,福建  宁德  355100
        摘要:我们知道,伴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评价语从一元评价语向多元评价语转变,语文课程评价语也从注重选拔的方式向注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转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评价语属于语文课程评价语的一部分,属于微观评价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提高对小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语的重视和关注,更要关注使用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发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评价语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关于小学语文评价语的概要分析、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阅读中,应用评价语的教学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低段语文;小学阅读;评价语;教学策略
由于中低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且生活经验比较缺乏,且阅读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特点,适当的课堂评价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正确地理解分析文本具有尤其重要的启发作用。阅读课堂评价语的合理应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与新课程目标关于课堂评价语的重视相符合,合理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能够明显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小学语文评价语的概要分析
(一)关于评价语的介绍
1.定义
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及非言语形式表达,它是具有反馈调节、积极导向、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功能的表达形式。
2.分类
从评价内容分类从评价内容方面,课堂评价语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别是知识评价语、能力评价语和情感价值评价语。知识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文本知识掌握及学习情况的评价语言。能力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习惯和能力指标的评价语,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情感教育是一种必备的教育素质,因为情感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教育资源。小学生不仅需要在阅读课堂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评价方式分类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课堂评价语可分为两种:言语评价语和非言语评价语。言语评价语是非常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它能够使小学生最直接的理解老师想表达的内容、老师的情感态度等,从而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老师的鼓励和指引,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二)评价语在小学中低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特点,而中低段小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从心理层面上,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对课堂存有胆怯,所以中低段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需要给予小学生引导,才能使得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同时需要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所以根据中低年级小学生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特点,评价语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1.引导作用
小学阅读具有开放性,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学习或者回答问题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小学生在参与阅读课堂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及时恰当的评价语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信心;当在课堂上有学生出现错误时,此时需要使用启发性语言给予小学生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对话中对于问题有更深刻地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恰当的评价语能够起到推波助澜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2.激励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渴望被人赏识是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的“皮格玛利翁效应”表明:信任与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一些人的行为,因为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钦佩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于那些老师和家长眼中反应“迟钝”“笨拙”的孩子,给予信任和期待,他们往往会努力达到老师的期望。由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心理成熟度和知识水平都比较薄弱,所以对于自己表现的评价都处于模糊的状态,所以更需要成年人给予具有鼓励性的评价,而语文老师在阅读课堂上就需要担任起这个重要的角色,以评价语作为鼓励的载体。
        二、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阅读中应用评价语的教学策略
(一)增强观念改变的意识
很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课堂评价语对于提升阅读课堂的质量作用甚微或者没有作用,认为课后练习比课堂评价语能够更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能够让小学生正确清楚地认识自己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表现和学习情况,因为恰当的课堂评价语能够针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课堂习惯、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方法做出有效的评价和指引作用,同时,恰当的课堂评价语对于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具有良好的教学观念是取得理想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应该调整原有的教学观念,对课堂评价语提高重视程度,将评价语作为文阅读课堂上重要的组成要素,时刻具有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意识,这样会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评价方式要丰富多元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上使用的评价语应该是多元化的、多样性的。一成不变的课堂和课堂评价语是没有学生会喜欢的,所以教师在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语,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评价语表达的多元化。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多样、生动、有趣幽默的评价语能够使得小学生欢快愉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阅读课堂的氛围就变得生机勃勃。
(三)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评价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具有判断的作用,并能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进行课堂评价之前,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及分析,这就要求老师对班级的整体学情及学生个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及时的把握。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他们的特点给出不同的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学生接受并达到评价目的。教师能否准确的进行课堂评价,首先要充分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差异性、互补性、阶段性。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心智还尚未成熟,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自我评价方面会有所欠缺,此时老师的评价语在学生自我认可以及自信心建立方面就会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并给予合适的评价语。除此以外,学生生活的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在性格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性格的学生所能接受的评价语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老师还要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性。要想课堂评价要发挥作用,老师上课给出的每条评价必须是正确的、有针对性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总之,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在心理、认知水平上的差距,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用不同方式的评价,这样才能发挥阅读教学课堂评价语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课堂评价语的合理应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与新课程目标关于课堂评价语的重视相符合。所以要重视并积极开展课堂评价,用好课堂评价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伟聪.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19(25):28.
[2]杜月芹.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D].浙江:宁波大学,2019(15):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