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蒋启令
[导读] 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
        蒋启令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中和小学,云南 保山 678208
        摘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主体性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热爱学习,快乐学习。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会沉浸在文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之中,同时也会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教学;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语文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兴趣,教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积累,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实用应用培养语文阅读兴趣。教师应反思日常教学实践,总结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语文核心质量,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让学生大声朗读,加深理解
        语言的学习和阅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中,教师想要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融入其中,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谚语、成语、常用语的积累。而这个积累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目前积累的方法还是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这样毫无趣味可言的方法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会对积累知识长生反感。大声朗读是记忆最佳的方式方法,对此朗读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印象,加之今后在学生中运用时的巩固,能够大大长久记忆的目的。所以,想要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激烈,首先要教会学生大声朗读,形成记忆烙印,从而形成长久记忆。
二、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和分析文章,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自己的语言和词汇。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多使用,使学生积累阅读资料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让学生反复阅读和背诵,在资料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促进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资料要求学生从笔记中提取词语、优美句型、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经过积累,每天复习阅读,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
三、加强经典作品的阅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合是新课改的重点要求,融合素质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必不可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学生可以随时读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学生的个人界限。但小学生年纪尚小的影响下,对于经典作品阅读方面存在难度,这时候需要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会一个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作品进行阅读,阅读后小组讨论,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一一列出,在集中阅读的时候向老师进行提问。小学语文教师在班级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个人都存在差异,综合班上的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理解学习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所有学生阅读的内容确定。在幼儿园阶段,多数的学生接触过古典文学,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朗读唐诗,甚至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阅读内容。例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学生可阅读《大学》《中庸》等经典读物。
四、高度合作,共同学习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是实践能力的提升,探究能力的养成。这是在教师的传统阅读教学和现代阅读教学结合中找到的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强化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热情,提高对阅读的感受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学习质量。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和比赛相互促进。小学生年纪小,集体荣誉感较低甚至是没有,这一现状下,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增加集体意识,久而久之,学生愿意为了年级和班级排名以及团体荣誉而合作学习,从而在班级内的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所以,将合作学习引入到教学中是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独特的体验,升华情感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活动”,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对课本进行不同的解读,鼓励学生进行自己的体验。例如,在讲《桂花雨》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思想导图,结合图和文字,围绕核心关键词相关内容,记录自己独特的体验。学生读够了,他们就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另外,有不同的阅读爱好和经验。我们应该尊重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深刻理解文章的语言和内容。课文中的思想和人文因素不需要老师有意渗透,而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来,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心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想要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加深理解;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经典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高度合作,共同学习;独特的体验,升华情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不是简单的、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师生长时间的努力。教师耐心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实自己,拓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学,2019(29):74+76.
[2] 张志举.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9):122.
[3] 邹毓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学,2019,5(07):68+72.
[4] 孔争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名师在线,2018(34):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