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同步发展有效整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许普
[导读] 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人文学科
        许普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阳龙小学 ,贵州   普安  561513
        摘要: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人文学科,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物身上,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及特殊含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组织结构,更需要让学生领会语言精髓,学会在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中灵活运用语言,促进语言的有效积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思维导图可以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教师需要合理的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进行整合,使思维导图的引领作用更好发挥,显著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习作能力 有效整合 思维导图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口语交际和作文训练全面考查了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部分。但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方法教学,不仅难以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质量性提升,更容易使学生陷入模式僵局,
难以实现创新及长远性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可以很好的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进而更好地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同步发展有效整合的价值
        口语交际是近年来语文教材上新出现的一个教学模块,很多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不高,甚至有教师仅将它列为写作训练的一个口语化表达过程,完全按照写作模式来教学,使得说话训练单一呆板没有创意,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思维导图以一种可视化、图像化、简洁化的方式,打通了阅读、口语、写作之间的壁垒,采用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合理的发挥出小学生的思维连动优势,教会学生准确、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同步发展有效整合的路径
2.1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时,为了很好的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写作和表达的欲望,教师应当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更多鲜活素材,帮助学生有效积累,点拨
学生学习盲点开展多媒体设备演示引导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加强传统的板书教学,使得学生积累和训练同步开展,指导学生学会高速记笔记及有效整理课堂重点,进而更好的教学结合的显著优势,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教师不能长篇大论的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为了确保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转化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将视频的教学内容控制在两分钟以内。同时训练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动笔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整理,思维导图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绘制简图,并留出几个空格,让学生们试着抓取核心关键词,整理思维导图脉络。

通过微视频课件、板书教学、图文演示等教学方式进行穿插组合,让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得到一定的缓冲,以保障学生知识领悟能力的发展,训练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展开学习。
2.2课内联系课外生活化教学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作教学,教师都需要指导学生有效联系课内课外,使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表达和写作训练中的情感投入。教学过程脱离了实际生活,即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词汇,也会造成语言运用过程中,缺乏真实情感、内容非常空洞。为了避免这一教学问题的发生,需要合理的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
    以“母亲”这个主题的口语交际训练为例,在教材中已经有《我的母亲》这篇完整的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已经指导学生列出了相关的思维导图,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母亲,并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情感的不同。如学生大多会从外貌、穿着、神态等方面入手来描述,语言多温情可亲,这与孩子的年龄特征很相符;而作者在这些方面则着笔不多,而是通过几件小事令母亲的形象高大,一位严厉且认真的母亲跃然纸上。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生活事例为口语表达方向,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学习内容,培养小学生观察和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会用简洁的语言,使事件可以清晰描述,主题可以准确表达。让小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意见,进而通过语言组织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升口语教学的时效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随课微写,选择口语表达中自己最拿手的一件小事,完成课堂写作训练,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2.3组织口语交际与习作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要以说促写,口语交际和写作存在着密切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将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用到写话中去。另外,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提高阅读量,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准备一个本子,将好词语好句子摘抄下来,每周开一次阅读交流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说说这此句子好在哪里,如果让你在写话中运用这此句子,都可以用在哪里,还要让学生用好的词语扩句,通过这样点滴的积累,就可以为写话能力提升打下基础。平时要让学生写日记,将生活记录下来,组织优秀日记评比大赛,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同时还要对学生日记进行细致点评,在鼓励学生同时,明确指出日记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改正,加深学生印象,在以后写话中就不会犯同样错误。
        
结语:总之,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都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依靠一节课来完成有效教学。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有限,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刚开始接触写话的时候普遍会感觉到难,写话经常是敷衍了事,缺乏写话积极性,也抓不住写话的技巧。教师自身必须要树立好长效推进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完善日常的素材积累,以更加缜密灵活的方式开展交流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围绕相关的主题,有效延伸拓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开发。

参考文献
[1]付春燕.浅议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6):72.
[2]刘娇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