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小学,江西 赣州 341100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注意力从分数上转移,重点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问题教学法经典阅读资源以及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经典阅读资源;课外阅读;阅读能力
一、引言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围绕教科书内容进行基础阅读训练,然后进行相关的语法知识的讲解等。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新时期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突出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深入阅读,帮助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升级自身的阅读体验。另外,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合作者、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传输者。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时给予方向性的建议,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二、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
(一)使用问题教学法强化语文阅读教学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问题教学法能够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因此,当前语文教师需要在明确问题教学法以及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提出相应问题、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各个小组制订问题解决方案等对策进行问题教学法的实践。问题教学法能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虽然很多小学已经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但是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完全掌握问题教学法,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实践方法,导致问题教学法本身的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因而,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并且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问题的设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各个角度来提出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进行思考。比如,在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章总标题来提出问题,如文章标题表现了什么、你对于文章标题存在哪些疑惑等。教师还可以从文章中的事件、主要人物等方面作为出发点提出问题。总的来说,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实际、所提问题要通俗易懂,问题要和学生实际相契合,除此之外,教师的问题设计需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设计,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经典阅读资源
教科书中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有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经典阅读资源,围绕教学目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阅读教学,着重加强字词句等的全面教学探索,和学生一起系统地学习经典阅读的方法,掌握语言学习的要点,夯实学习基础,学会诵读、背诵记忆等,从而积累丰富的经典阅读量。同时还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成效。小学生活泼好动,往往不够专注,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更好地激发他们深度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寻找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者引入适当的视频资源等,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的阅读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彩内容的讲解和阅读基础知识的训练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经典阅读教材,在班级引入一些字画,或者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画报、板报的制作,更好地提高他们对经典知识的应用水平,增强其学习自信。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感受文字阅读的独特魅力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与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文字阅读的独特魅力,体会阅读的快感,激发其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好书阅读品鉴交流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阅读过的优质文章和书籍,将这些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与印象分享给同学,将这些图书推荐给其他同学,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策划讲故事大赛、读书交流会、学生诗歌创作大赛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平台。因此,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阅读信心,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帮助其对文章有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新型教育体制下的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阅读有着明显的不同,新式阅读需要在学习知识、积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自主阅读的形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做到“披文入情”才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展开,用心去体会、感受、体验,通过深入阅读感受文本深层次的内涵,达到心灵启发与感情升华的作用。不过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不具备完整的阅读思维,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先对文章的写作文本、作者的信息进行大致的介绍,使学生在了解过后自主阅读,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帮助学生完善自身阅读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尤其到了六年级,学习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1):136.
[2]王素君,施彩华.让经典照亮儿童前行的路——小学经典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探[J].小学教学研究,2020(2).
[3]万吉元.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2020(14):46.
[4]王继忠.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