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洵希
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第三完全小学,湖南 湘西 416300
【摘要】在生活中,语文教师要多多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针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针对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策略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对语文更加的热爱,使其充分发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课堂上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营造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课堂氛围一般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融洽的关系基础之上,指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和思维等心理状态。而优质的课堂氛围事关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成长,它有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及策略两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快乐的魅力对教育阶段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学习意识不会被约束,长期 在积极的氛围熏陶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将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我的信心。
(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堂的积极性可以使教学过程明暗生辉。这种深刻的精神感触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学校生活的培养。同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长期生活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身心一直处于轻松的状态,这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影响和文化实践,语文教育提高了小学生的修养感,提高了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在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的教学情绪饱满
首先,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教学情绪要稳定、饱满。它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的营造。假如教师走上讲台时没精打采,有气无力,学生也会心不在焉。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紧锁眉头,板着一副生冷的面孔,就不可能出现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说,教师教学情绪要饱满,学生听课才会认真,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情绪进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牢牢的吸引住学生。
其次,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绪不能受学生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课堂上的付出与学生的收获成正比时,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对答如流,这时老师可谓是心情舒畅,越讲越带劲,此时调动学生激情就非常容易。当然不尽人意的时候也有时候发生。我们发现,更多的时候是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答非所问或鸦雀无声。有经验的老师此时会赶紧调整心态,调整思路。
若此时老师的情绪受到学生的影响,转变为对学生批评,指责,学生个个提心吊胆,这种倍受压制的氛围,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消除学生压制的心理。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合理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必要的素养,是激发课堂激情的动力。教师语言是教学艺术中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具有良好氛围,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语言,做到快慢得宜、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地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语言,则能打破这种单调,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手段。如果老师整节课都是一个语调,平铺直叙,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会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有趣的课堂导入与过程
有趣的开始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所以教师可以摆脱教案教学,以趣味性的活动导入作为开始。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像诗歌、成语、唱歌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有效调整,对教学的课堂预热,为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减少学生心中严肃的形象,避免紧张的气氛。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拉近师生距离,减少学生的畏惧。然后,在上课时,以游戏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课堂的主题。这样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课堂的整体情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利用游戏是激发课堂激情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掀起课堂激情,教师必须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掌握激发兴趣的技巧。对于单调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应采用活泼多样的游戏,如猜谜语、接力赛、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处于欢快的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书本联系实际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知识水平低,经验有限。所以小学生很难理解教材的内容,面对抽象和未知的知识,学生会感到极度困难。针对小学课堂中的现象,教师可以从当前的情况出发,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压力,在平静、快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此外,在以现实生活为例讲解教材知识的过程中也为学生普及了许多生活常识。日常生活的涉及不仅让小学语文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做了改革,其中,小学课堂氛围也被提及。语文是比较枯燥,但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素质修养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情绪饱满;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合理;有趣的课堂导入与过程;书本联系实际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还能为小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静.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J].文教资料,2019(11):69-70.
[2]叶海霞.谈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甘肃教 育,2019(08):106.
[3]何永秀.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37.
[4]曾君.浅析中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J].当代教 研论丛,2019(02):50+57.